□高汉良
我至今还保存着一张53年前的《解放日报》,那上面刊登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篇“投稿”。
年的秋天,我刚满十八岁,在上海市卫生学校念书。我当时参加了班里的一个叫“小人物”的战斗队,大家一起花了很多时间,精心办了一个漂亮的大批判专栏,准备贴到校园里去时,有同学提出:现在快要复课了,同学们应该团结起来啊,再单独以“小人物战斗队”的名誉出专栏不利于团结!这个提议让同学们猛然清醒。于是,班里同学一起商量,最后一致决定还是以“全班同学”的名义来出这个专栏为好!我觉得这件事比较有意义,便连夜提笔把它写成了一篇文章,还随意起了个笔名,寄给了《解放日报》。
没想到一段日子后,有同学兴冲冲地跑来找我,说是《解放日报》有记者打听你的笔名,报社电话打来时,接电话的同学正好知道这个笔名是我。我当时很激动,心想:党报怎么会打电话给我呢?我立刻拿起话筒拨通了编辑部的电话,记者约我晚上去报社。
那天傍晚,我走进汉口路号大门,心里真有点紧张,两位女编辑热情接待了我,她们首先肯定了我的稿子,说有个别地方不太妥当,建议我修改一下。然后,给我安排到办公桌前,调好台灯,让我坐下来静静修改……老师们出去了,办公室里只听到台钟滴滴答答的声音,过了个把小时,我按要求修改好文章。编辑老师看了很满意,说过几天就可以见报了。她们鼓励我以后要多写稿投稿,还关心我坐几路车回家?远不远?问我是否饿了?要带我去食堂吃宵夜。临走还送给我许多印有《解放日报》字样的方格稿纸。
这是我第一次投稿并有幸登在《解放日报》上,当时两位编辑老师的和蔼可亲和悉心关怀也伴我记忆不断,温暖了一辈子。文章刊出后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那一千多字的小故事,如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还能背出其中的一部分。我一直珍藏着这份报纸。
由于这次和《解放日报》的“缘”,让我后来一直坚持写稿,不管在部队,还是回到地方,先后写过许多文字,有些还产生过一定影响呢。
本文来源:长宁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