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文系不是作家的摇篮那它是什么什么样的作
TUhjnbcbe - 2024/12/25 17:08:00

今天在头条看了几个悟空问答,有人问什么样的作家才算得上一流的作家。

很多人说,中文系不是作家的摇篮,那它是什么?

一个真心喜欢文字,喜欢文学的人,如果能在高校里通过老师的带领进入更高一层的学习,又何尝不是一个进步呢?中文系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成为了作家,但是只要是经过几年系统的学习,再加上悟性较好,大量阅读,大量写作,广泛的涉猎,我相信,它能带领更多的莘莘学子走向文学这一道路。笔者了解到的如格非、汪曾祺等等的大作家都是中文系出身。当代中文系走出来的学子要么去考研了,要么去当语文老师了,要么就是去报社、电视台、杂志社、出版公司去做编辑和记者了。

作家,不要说一流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真正能静下心来诚心创作的又有多少?不要说传统作家?就连现在比较火的网络作家,据说也有上千万的大军,而这部分人能签约,能赚钱的又有多少呢?二八法则适合任何一个行业,对于赚不到钱,生存都困难的群体,又有谁能抵得住生活的艰辛真正的去从事文学写作行业。当然即使你从事了,每个人的禀赋不一样,运气不一样,情商也不同,能不能成功又很难说,有时候人们都用“跪在坚持”鼓励自己,当然这个前提是微薄的收入能养家糊口才行。

记得莫言一直以来非常感谢妻子,其实在这个时代,大男人能坚持写作,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妻子家里家外的支持,他肯定也坚持不到现在,更不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坚持写作,对于一个有家庭的人来说,征得另一半的支持最重要,笔者爱写作,主要是丈夫能支持,虽然他不大懂自己到底能挣多少钱,但是他愿意默默的支持。

笔者就是在传统的报社一干就是五年,不说写新闻能锻炼文笔,至少让我学会了思考,也对社会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一个合格的作家,除了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还要深入社会,去了解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的生活状况,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才能写出活生生的文学作品。当然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熟悉就是自己的故事,如果能把自身的经历写出来,肯定是真实的,是栩栩如生的。

我的处女作《永远最爱懵懂的我们》与六月底完结了,全文四十万字。

小说《永远最爱懵懂的我们》,讲述了十年前,在大学校园里一对80后男女情窦初开,并展开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在那个青春懵懂的岁月,两人不懂爱,更不知道如何好好去爱。最终两人毕业后,为了各自梦想而各奔东西,各自奋斗。而在分开的岁月里,这段感情备受空间和时间的考验,备受情敌亿万富翁煤老板的搅和,最终向现实低了头,各自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各自的事业走向了辉煌,却永远的失去了彼此。

80后的我们青春已逝,但是对于青春的回忆仍然在,十年说长不长,但也不短,倘若一个人能在你的心里住十年,那么这个人对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在这段爱情故事里,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对爱情的认识和领悟,以及对那个年代的回忆,是一个富有年代背景感的爱恋,这是一部80后青春回忆录,更是一部言情小说,同时也是一部80后奋斗史!

最后,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一个什么样的作家才能称得上是一流作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文系不是作家的摇篮那它是什么什么样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