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盗墓类题材影片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所以大家对盗墓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大家心目中的盗匪都是长相出众的帅哥美女,而盗墓也仿佛是一件神秘的事儿,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盗墓是犯法的行为,从事盗墓一定会被法律判处刑期。而且盗墓也是一件很有危险的活,在古代就有盗匪为了偷盗帝王陵墓但是误入陷阱而留下了不了消除的伤痕的例子,但是盗墓这件事儿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因为盗帝王的陵墓实在是太暴利了。所以百年间诞生了无数的盗匪,而盗匪们的偷盗技术也是越来越高。
盗匪们对于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陵墓发明了不同的偷盗方法,所以说偷盗也是一种非常高深的学问。就比如盗匪们为了准确的找到陵墓,自己摸索研究出了一套“望”“闻”“问”“切”的方法,而且这几样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这几种方法中的望是观察风水地形环境等等,闻是根据味道来判断类别,问是通过问询当地人来得知情况,而切是根据探测情况来判断陵墓内部情况。
许多朋友觉得这些方法有些夸大的成分,其实不然,在许多古书中都记载了盗匪们通过闻,听的这些方法来准确找到陵墓的故事。就比如在古书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做王粲的江湖大盗,因为盗窃技艺高超,所以轻而易举的通过“望”的方法判断出了陵墓的位置。无独有偶,清朝时期有个人叫做焦四,因为擅长通过“听”来判断陵墓的位置,所以深受大家的信赖。而其技艺高超到他通过听而判断出陵墓的位置竟然没有一次失手!
其实所有盗术中最为普遍的就是求舍便居,简单来说就是在古墓葬附近盖上房子掩人耳目,方便以后进行盗墓。当然,类似的还有在墓室所在的地方种瓜种地,盖上一两瓜棚作为掩盖盗墓动机。许多古书中都记录了许多关于盗墓的故事,让人瞠目结舌。而且最为奇葩的是还有人用诵咒的方法来盗墓,清代袁枚笔下《子不语》中曾这么写过,盗匪请了数百名僧徒诵咒最后棺材自己打开了,当然这种方法太过荒诞,真实情况无从得知,我们只能把它当做是小说中的杜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