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1月第1周全国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新闻
TUhjnbcbe - 2025/3/9 18:03:00
                            

中国食品安全唯一中央网络媒体

知天下食安事

看本周热度新闻排行

TOP8

甘肃兰州布病确认阳性增至人

官方称将免费治疗“终身负责”

甘肃省兰州市兽研所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属地善后处置工作新闻发布会11月5日傍晚在兰州召开。发布会通报称,截至11月4日,对人进行了检测,省级复核确认阳性人员人。

另外,自9月24日开始补偿赔偿工作,目前,兰州生物药厂已与名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人员签订补偿赔偿协议,并支付补偿赔偿款.46万元。

TOP7

年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公布

日前,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厦门大学举办,开幕式上公布了年度首批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黄炜副局长宣布30家企业成为粮油产品企业标准的首批“领跑者”,并希望获得“领跑者”称号的企业,再接再厉,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拉升质量高线。

TOP6

工信部:加强食盐储备和应急管理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日前,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以视频方式召开了年全国盐业工作座谈会。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就进一步做好盐行业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

要求提到,继续做好食盐专营管理工作,规范食盐定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保证食盐质量和供应安全。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在做好食盐定点资质管理的同时,优化政务服务,提升管理效率。加强食盐储备和应急管理,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时食盐的稳定供应等,六方面助力食盐专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TOP5

三部门联合发布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导意见

对公筷公勺提出要求

11月2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餐饮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对餐饮服务单位提供公筷公勺提出了要求。

对于合餐顾客,餐饮服务单位应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务,公勺公筷宜采用不同颜色、材质或突出标识等醒目的方式进行区分。鼓励提供密封包装的牙签。有条件的餐厅(馆)要积极推广分餐制。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TOP4

科学家联合提出基于区块链的

食品安全追溯框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创新团队与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合作,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食品追溯框架以增强中国和欧盟间食品贸易的可信度,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粮食和能源安全(FoodandEnergySecurity)》。

据研究员介绍,食品贸易已成为满足全球食物需求的重要因素。加强双边或多边食品贸易信任对促进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的深度合作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许多国家和区域,对于食品跨境流通仍然缺乏可信的追溯系统。

TOP3

《中国白酒轻奢消费趋势白皮书》发布

白酒行业提质扩容满足多元化精美化需求

日前,中国酒业协会联合巨量算数发布《中国白酒轻奢消费趋势白皮书》通过大数据强势赋能,深度解析了前沿消费形态,定义“新奢族”消费人群,洞察中国白酒轻奢消费趋势,为中国白酒新时代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指明了新的方向。

《白皮书》指出,内需提质扩容、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新的酒水消费特质等因素将带动白酒轻奢化大繁荣。

TOP2

山东德州:1份进口冷冻猪肉制品

外包装标本核酸检测阳性

据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11月7日,德州市德城区在进口冷链食品常规抽检中,发现1份外地于11月6日销往德城区的进口冷冻猪肉制品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

德城区立即启动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涉及的冷冻猪肉制品和运输车辆已全部封存,对产品及环境进行消杀,对密切接触者等全部进行集中隔离,同步开展核酸检测,所有隔离人员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TOP1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总编辑朱长学

考察我国首个辣条博物馆

11月2日,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总编辑朱长学,在湖南长沙参加中国特殊食品大会期间,应邀来到中国首个辣条博物馆考察调研。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和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荣誉会长、麻辣王子创始人张玉东陪同考察。

该博物馆由辣条发源地湖南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建造,通过介绍辣条的起源与发展,并用科学的方式展示了辣条的生产与检测,让市民近距离了解辣条。

来源: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食品安全报等

往期热文回顾:

原标题:《11月第1周全国最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11月第1周全国最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