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东莞去年抗疫投入超过30亿元
TUhjnbcbe - 2025/4/4 21:44:00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过去五年,东莞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卫生事业投入年均增长18.4%,人均预期寿命达82.7岁,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过去一年,医院建设、社区卫生服提质等工作扎实推进;科学精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全程免疫率达90%,排名全省第一。

1月11日,东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长吕成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东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欣喜。尤其是过去一年:

医院医院建设名单,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项目治疗中心大楼动工建设。

医院被医院建设预选单位,通过广州中医医院评审复评,国医馆项目动工建设。

5医院建设顺利推进,医院一期项目基本建成,医院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大楼建设进展顺利,医院项目完成立项,医院新院区确定选址,医院成功创建心血管介入技术国家级培训基地。

持续落实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累计为患者减轻负担约11.8亿元。

而立足“双万”新起点,东莞对加快建设健康东莞的各项部署,振奋人心。年,东莞将:

推进医院创建省医院,支持医院创建医院,分别与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入共建。

开工建设医院科教综合楼和急救中心,完成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项目治疗中心大楼主体工程。

建成医院国医馆项目,加快骨伤科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项目建设。

全面提升5医院技术水平,推动优质医疗服务区域更加均衡。

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开展第四轮妇女“两癌”筛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发展,探索社区、单位与托育机构共建普惠托育服务。

持续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制度化、常态化,完善医保配套政策,切实减轻市民看病就医负担。

吕成蹊特别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6.18”“12.13”本土疫情,东莞广大医务工作者舍身忘我……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在一个潜伏期内成功控制住疫情传播,打赢了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得到国家和省的高度肯定。

其实,这离不开市财政的巨额投入。会上,交由大会审议的东莞市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与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中透露:

年,市财政投入6.27亿元,连同镇街(园区)财政投入的13.73亿元以及医保基金安排的10.56亿元,全市合共投入30.56亿元,用于疫情防控物资购置、核酸检测费用补助、新冠疫苗接医院运转,支持建设国际健康驿站。

此外,去年市财政还投入3.86亿元,推动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投入1.33亿元,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及学科建设,医院与高等医院。

新的一年,为加快健康东莞建设,市财政已计划安排6.58亿元,医院改革,医院校地共建,医院服务水平。市财政安排2.62亿元,连同医保基金共安排3.77亿元,用于东莞国际健康驿站运营、核酸检测、防疫物资购置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支出。

同时,财政和医保基金统筹预留资金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疫情,确保疫情防控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安排万元,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从86.5元提高至91.5元。

市财政安排万元,连同镇街(园区)财政安排的万元,全市共安排万元,为全市适龄女生提供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为妇女“两癌”筛查提供补助。安排万元,建设知音莞家心理关爱热线。

市委市政府如此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正如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巧利此前在市党代会上接受媒体访谈时所言,“东莞卫生健康事业的明天可期!”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汪万里、蒋幸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其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莞去年抗疫投入超过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