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杏林新喜东莞这家医院搭上广州中医药大学
TUhjnbcbe - 2025/5/4 15:38:00

“医院已经达到了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医院评审合格标准。”7月8日,广州中医医院评审专家组组长王庭槐在广州中医医院评审反馈会上这样宣布。

话音未落,掌声雷动,这一时刻盼望已久。这标志着医院通过了广州中医医院的评审;今后,广州中医药大学将在医教研等方面医院更多的支持,医院高水平发展。

7月7日至8日,医院医院情况汇报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认定评审指标体系,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考察、召开座谈会,从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实施3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评审,最终做出了“合格”结论。

全省首家,按新标准评审通过

此次评审由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领导小组组织,是广东省教育厅颁医院认定标准以来,组织的医院评审,对医院的评估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家组组长王庭槐是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长。专家组成员还有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处长李建华教授,医院教育处副处长杨素清教授,广州中医院内科主任孙志佳教授,广州中医院妇科主任黎小斌教授,广州中医院骨科主任郑晓辉教授,广州中医院外科主任王继勇教授,医院科教科科长彭立生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兆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梁沛华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曾元儿教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殷炯棠,广州中医院副院长杨忠奇教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中医科科长关丽珊,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叶建勋等参加了相关的活动。

临床教学工作实现“三级跳”

梁沛华副校长充分肯定了医院近年来在临床教学等方面的进步,特别是实现了临床教学工作的“三级跳”:年,成为广东省普通医院;年,成为广医院;年成为广州中医医院。

叶建勋介绍,临床教学工作实现“三级跳”是医院综合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业务量持续增长,年门急诊量9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2万余人次,住院手术1万余人次。骨伤科、产科、心血管内科是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通过培养及引入人才,高级、中级、初级职称各层次人员配备齐全,能满足教学需求。各主要临床科室学术骨干在地级市以上学术团队任职35人。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并落实内外妇儿科室对专科骨干医师的培养计划。每年派出30多名医务人员前往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医院进修,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培训班的近人次,在院内定期组织全院、科内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同时,邀请外院专家到院指导。本科以上学历医师人,占全院医师总数97.1%;其中,研究生共38人,占全院医师总数21.8%。现有高级职称资格人员92人,其中,高级职称资格医师74人,占全院医师总数的42.5%。

将加强医教研方面的支持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曾元儿表示,学校将在医教研等方面给予医院大力支持,医院的专科建设,医院的内涵,使医院尽快在医疗、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更好地满足东莞特别是松山湖等周边区域的医疗服务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殷炯棠要求,医院充分利用好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优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教促学、以教促医,改进各项工作,把创建的成果不仅惠及学生,还要更好地惠及市民群众。通过狠抓骨伤科、产科、心血管内科三个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发展,建设一个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专科群,做到现代医学跟得上,中医服务有特色,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医院建成三医院、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为群众健康和“中医药强市”“健康东莞”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有一批以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汪万里通讯员:叶咏清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童丹

1
查看完整版本: 杏林新喜东莞这家医院搭上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