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观察报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作为指导单位,经济观察报、北京资产管理协会与北京金融分析师协会(CFASocietyBeijing)作为主办方发起并主办的“前瞻: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线上论坛成功举办,近二十位来自国内外各领域嘉宾围绕“碳中和时代的机遇”与”绿色金融赋能”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中国“30·60”碳中和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寻找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践行碳中和愿景坚持责任投资
在致辞环节,北京资产管理协会会长、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东海表示,中国提出的“30·60”碳中和愿景作为新的减排目标和发展战略,为金融资本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主题和绿色金融模式,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为能源、环保等相关产业提供投资支持,也对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起到推动作用,对上下游产业产生溢出效应,推动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转型目标。
CFA全球理事、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表示,刚刚过去的年,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让人们更多的反思之前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观、ESG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应当正真嵌入整个投研过程,融入资管人的血液,共同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稳步向前,推动资本向善、商业向善。
经观传媒副总裁、经济观察报社副总编辑郭宏超在致辞中表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可以预见的是,“碳中和”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
后疫情时代低碳经济大势所趋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各领域的嘉宾们分别就“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金融与气候变化、ESG投资”等方面发表主题演讲,解析中国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策略,探索如何实现行业转型升级,以推动中国经济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能源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毛涛发表了题为《以绿色供应链管理助力和年碳目标实现》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新发展格局中,绿色供应链管理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他提到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让相关龙头企业在绿色发展、碳减排方面形成典范,对整个行业以及整个产业链产生带动作用。
在哥伦比亚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李恺的邀请下,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政策与方案支助局局长徐浩良发表了题为《可持续金融与气候变化:投资者在催化人类和地球正向收益中的角色》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人们生活,更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国提出的“30·60”碳目标展示了中国减排的雄心壮志。这一个实质性的低碳行动,对世界整个气候变化方面领域的影响非常之大。他认为要达到经济复苏、长期发展的目的,就要朝绿色、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副院长、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与社会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博辉出席活动,并发表题为《ESG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过去投资主要关心或只关心的投资回报,那么在接下来需要考虑除回报以外的更多因素,即环境、社会、治理等,ESG投资可以推动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穆迪董事总经理及中国区主管施浩在《后疫情时代ESG对信用的影响增强》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清晰地反映出公共卫生危机等社会问题是如何对宏观经济和信用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同时他认为社会和治理等因素可以影响危机发生时社会的抵御核心能力,我们必须提高对ESG相关风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