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黄慕兰我党早期红色特工,四次婚姻坐牢17
TUhjnbcbe - 2025/5/10 17:47:00

我坚信自己是一个眼窝很深的男人,经历太多不再轻易流眼泪。当我看了《黄慕兰自传》这本书,我那颗冷硬的心瞬间被感动,眼泪像断了线的佛珠落个没完。

黄慕兰,我党早期一位地下工作者,她为了解放事业献出了婚姻和家庭。她结过四次婚,生了8个孩子,最后活了6个;她曾利用特殊身份营救过关向应,周总理称她是我党的百科全书,她的事迹是早期文联作家创作的素材,宋庆龄、邓颖超和她有过紧密接触……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毁家纾难的革命者,解放后却受到了不公正对待,不但享受不到胜利果实,反而含冤入狱达17年之久。

当时一些含冤受迫害的地下工作者因接受不了现实,受刺激精神崩溃走向了绝路。

黄慕兰却顽强活过了百岁,这得有多大的心啊!讲真这样的女人世间稀有。

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走进黄慕兰不平凡的一生。

黄慕兰生于光绪三十三年,即年,她是湖南浏阳一户官宦之家的千金小姐。

黄慕兰的父亲是与谭嗣同,唐才常并称“浏阳三杰”的黄徴。黄徴字颖初,曾任谭嗣同的幕僚,其支持变法同情革命,是一位开明人士。

有这样开明的父亲,慕兰从小接受了优质教育。12岁时被父亲送进长沙周南女校学习。

说起周南女校,在湖南那可是大大有名,曾培养了一大批享有盛名的女学生,比如向警予,蔡畅,杨开慧,丁玲等人。

我个人认为,周南女校师资力量再好,教学水平再高只是外因,虽然培养出了向警予、杨开慧等女杰,但对于当初的黄慕兰并没有多大作用。

因为毕业后的黄慕兰,大约在17岁时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了,她嫁给了一户殷实的富家子弟为妻。

婚后的慕兰发现丈夫和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相去甚远,丈夫是一个吃嘴耍钱不务正业的花花公子。

新婚不到半年,苦闷的她受不了这种压抑就跑回了娘家,黄慕兰第1段短暂的婚姻就这样戛然而止。

这一年黄慕兰18岁。

我大胆设想一下,如果黄慕兰嫁了一位有追求有教养的富家子弟,我估计也就没有她后来的这些事迹了。

如此历史上就会多了一位相夫教子的良家妇女,相应少了一位革命者。

但历史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转移,有时一个人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前行,如果没有第1次婚姻的失意,也就没有黄慕兰遇到第2任丈夫这件事了。

年,也就是在北伐前夕,黄慕兰为了避开第一任丈夫的纠缠,只身前往武汉参加了宋庆龄、何香凝发起的妇女运动。

两位前辈发起的妇运宗旨是争取女权和提倡婚姻自由,这正切合黄慕兰的初衷,其革命热情得到无限释放,19岁的她担任了汉口妇女部部长。

在当时环境下,一个漂亮的单身女人从事妇运,这在武汉三镇引起了巨大轰动,追求者有之,讽刺者有之,嫉妒者有之……

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黄慕兰最终选择了志同道合的宛希俨。

宛希俨,湖北黄梅县人,早期革命者,共产党。

黄慕兰与宛希俨相识在《民国日报》社。

民国日报社表面上是国民党旗下的报社,实际掌握在共产党手中。报社的总经理是董必武,宛希俨表面是报社主编,真实身份是中共中央军委机要处主任秘书和警卫团政治指导员。

两个年轻人相爱于报社,之后在董必武的撮合下,于年冬天,黄和宛在武汉结婚。

宛希俨

说是结婚,其实并没有举行隆重的婚礼,两个人的铺盖卷放在了一起就算结婚了,这就是革命初期简朴的婚礼。

结婚的当天,黄慕兰庄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依我看来,黄慕兰的第2次婚姻不仅是她婚姻生活的开始,也是她人生新的开始。

转眼到了年4月12日,这一天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分裂,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黄慕兰和宛希俨夫妇转入地下工作,黄慕兰主要从事传递情报,进行秘密联络接头等工作。

由于重庆地下工作的严酷性,鉴于形势的恶劣,宛希俨奉命撤离统战区前往赣南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而此时黄慕兰刚刚产后一周,身体虚弱不能随丈夫一起撤离,夫妻二人只好依依惜别,谁知这一别竟成永远。

四个月后,黄慕兰通过地下渠道得知丈夫在一次战斗中不幸遇难,时年25岁的希俨撒手人寰。

21岁的黄慕兰抱着不满五个月的孩子默默流泪,她知道革命免不了牺牲,痛苦过后她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坚定了她打碎这个万恶时代的决心。

慕兰擦干眼泪,义无反顾投入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中。

年12月,慕兰接到地下党组织的调令,派遣她秘密前往上海任中共中央机要秘书,自此黄慕兰成了周恩来领导下的一名特科成员。

当时上海地下组织是全国各省行动指挥中心,黄慕兰除了做好会议记录之外,还成了各省领导人来上海请示工作联络接头人。

就在接待的过程中,慕兰遇到了在武汉市的老熟人贺昌。

贺昌

贺昌,原名贺颖,山西省离石县柳林镇人,中共早期革命者,红军高级指挥员。

红军长征后,贺昌和陈毅项英并称赣南三驾马车,三人坚守赣南进行敌后游击战争。

贺昌只比慕兰大一岁,时任北方局书记。上海一遇,贺昌以大哥哥身份开导慕兰,比如劝她忘掉痛苦轻装前进,还说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鼓励话语……

生活上照顾,工作上帮助,久而久之二人就产生了感情,后经周恩来的批准二人正式结婚。

黄慕兰自此开始了她的第3段婚姻。

一年后,也就是年,慕兰生下了与贺昌的儿子——贺平。

一个月后,贺昌瞒着妻子把儿子送给了没儿没女的卢彪夫妇收养,慕兰一时接受不了,他却劝妻子说:“为了革命,我们不能把儿女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我们都是属于党的人,要看开一些。”

慕兰默默无语。

年,贺昌主动辞去北方书记的职务申请去了苏区工作,先后担任红军第五军政治委员,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红军长征后,贺昌、陈毅和项英留守赣南坚持游击战争,贺昌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央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

赣南“三驾马车”之说始于此也。

年3月10日,贺昌所率的赣南游击队在突围中与国民党军队遭遇,身负重伤的贺昌视死不降饮弹自杀,时年29岁。

拉回话题,贺昌去苏区时,因生育身体还没复原的原因,慕兰留在上海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说实话夫妻分离并非第1次了,她何尝不想随丈夫一起去苏区呢?但身体和革命工作的需要,慕兰再一次忍受着别离之苦。

年注定是中共至谙的时刻,这年的春天,中共长江局军委书记关向应不幸被法租界巡捕抓获,所幸法租界还不知道关向应的真实身份。

为了营救关向应,黄慕兰受上级指派和上海法租界大律师陈志皋交朋友,此时的陈志皋疯狂爱上了黄慕兰。

黄慕兰为了防止法租界把关向应引渡给国民党,经陈志皋牵线搭桥拜见了陈志皋的父亲陈其寿。

陈其寿是法租界刑庭庭长,初次见面,慕兰给陈其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收其为干女儿,并且让慕兰做了几个女儿的家庭教师,就这样慕兰成了陈家座上宾。

通过陈家父子的斡旋,关向应以黄慕兰远房亲戚的身份最终被释放。

到后来,慕兰还通过陈志皋的只言片语,捕捉到了中共总书记向忠发叛变的情报。

向忠发是我党最危险的叛徒,其破坏性不言而喻。

黄慕兰把这一情报,通过潘汉年及时传递给了周恩来,使我党上海地下组织免除了灭顶之灾。

年,地下党组织为了保住和陈家有联系这条线,指示黄慕兰脱党嫁给了陈志皋。

当时黄慕兰已经和第三任丈夫贺昌失去了联系。

不过也有资料说,慕兰嫁给陈志皋得到了贺昌的同意和谅解。

也有不知内情和追求过她的人,讽刺慕兰喜欢攀高枝抱大腿。对此风言风语慕兰不争辩默默忍受着。

之后她利用特殊身份,影响陈志皋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比如和丈夫一起解救了一批香港文化名人。

值得一提,黄慕兰和陈志皋生了一儿三女,加上和宛希俨、贺昌各生一子,黄慕兰共生了三儿三女。

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慕兰和丈夫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二人都没有被安排工作。

雪上加霜的是,夫妻感情出现了裂痕,人到中年的陈志皋和追求他的彭庆修女士去了台湾。

彭庆修和陈志皋同为律师,彭是陈的忠实粉丝,为陈竟然离了婚。

黄慕兰没有过多责难丈,她选择了默默退出,人到中年的黄慕兰成了单身母亲。

更大的痛苦于年向她袭来,由于“潘杨案”黄慕兰受到牵连。

当年上海地下工作时,她和潘汉年关系紧密,是其手下,慕兰因此受到牵连。

同年六月她被上海警察局逮捕,后被关进了秦城监狱。

年被上海法院宣判为叛徒、特务、反革命,含冤入狱被关押长达17年之久。

期间虽经多次申诉终石沉大海。

就在黄慕兰绝望的时候,转机出现在了年。时得到邓颖超的拨乱反正,黄慕兰的冤情得以昭雪。

这一年,黄慕兰已是73岁老人了。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晚年的黄慕兰笔耕不辍,年出版了她的自传——《黄慕兰自传》,此书轰动一时,它让世人更进一步了解黄慕兰不平凡的一生,《黄慕兰自传》长期占据传记类书籍的榜首。

我仔细读了两遍,书中黄慕兰说自己永远是一名战士,讲真在我心目中,黄慕兰永远是隐蔽战线的英雄。

年2月7日,黄慕兰在浙江杭州辞世,享年岁,据说老人安详离世。

文/秉烛读夏秋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慕兰我党早期红色特工,四次婚姻坐牢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