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
#陈情令忘羡#
从西峰下来,路遇的人大多朝东峰攀爬,唯独我们三人逆流而行,往山下去,狭窄的石阶上摩肩接踵,竟比最繁闹的东大街还要拥挤。此时,已无心看风景,也无风景可看。漫山的人海挤在一起远远看去,恍若五颜六色的巨龙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你知道的,那是红的、白的、蓝的、紫的、灰的……各色的帽子或者伞。
除了在西峰之巅偶然瞥见过云雾缭绕盘绕在若隐若现的亭台楼阁之间,这一路下来,举头三尺是看不见了,低头提防着小心踩了别人的脚之余,就是小心不要走失了他二人。
大约行进中午,才惊觉来时路就在峰转之处。我站在昨夜的软梯之上,看着脚下的万丈深渊,竟比夜里更多了直面的恐怖,果然空无一人。与背后的熙熙攘攘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不知这算不算是一种山水画式的留白,但内心的惊骇与后怕却是实实在在的。
原来清晨上山的,都走另一条盘山路,或者坐缆车直达西峰。到底是谁说的自古西山一条道,真是害人匪浅。
这阳光大道和羊肠小道的强对比,怕是终生难忘了。怪不得,攻略上说,爬西山,一定要傍晚上去,白天下来,原来真正要体验的,不是爬山的乐趣。原来,黑夜本身并不恐怖,真正恐怖的,是黑夜隐藏的凶险。
原来,我和他需要面对的,不是当下,也不是未来,真正需要面对的,是被某些不可知的隐藏的不确定,以及无法翻山越岭逾越的内心。
原来,醍醐灌顶般的清醒,只不过是一瞬之间。
我呆呆地望着,心里已不仅仅是后怕,原来,我并不是自己所以为的那种铁血男儿,更不是勇往直前的钢铁汉子。我承认,在此刻,乃至,此后,我,不那么确定了。
但现在,我必须笑对当下,我冲蓝湛和lesley笑道:“从这里跳下去,原路返回,还是从后山的盘山道弯下去?或者?照顾下女士,我们坐缆车?”我把决定权交给他。讲真的,我已没有勇气把来路再走一遍。
lesley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不过认真要选,她倾向于走一条不同路,悠哉悠哉地逛回去,欣赏不同的风景。她大眼睛冲蓝湛眨眨,指指后山的盘道,笑道:“go?”蓝湛望着我,点了点头,率先朝前行去,我赶紧跟上去。
果然宽敞好走许多,一路上也难得遇见行人,原来清晨爬山的大部分都坐缆车,小部分人才会走这条毫无风险可言的道上来,真正要爬山体验终极乐趣的,会选择昨夜我们走的路线。这一路,无惊无奇也无什么曲径通幽的风景,除了大山大水有大势,基本留不下什么印象。
我一路狂奔大声呐喊,时而又停下来,把路边的狗尾巴草揪了个遍。
lesley总是在我超过他们时忍不住感叹道:“HI,Whendoyougoasfastasaracingcar?”
“哈,君不闻西山阳似勾,快走踏清秋。”关于古诗,张冠李戴,信马由缰从来都是我的强项,此时嘴嗨,也不管她听不听得懂。果然,蓝湛摇了摇头,不知跟她低语什么,我已经跑到前面去了,大抵只有这样,我才能掩饰内心的汹涌澎拜,说到底,还是不知如何面对偶尔空闲下来的沉默吧。或者说,无法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
但无论我再怎么逃避,该来的终究会来,并不会因为我的刻意,而稍有迟缓。好在,午后两点,我们便回到市区。不到两日的旅行,说结束就结束了。
“蓝湛,你一会儿回酒店,还是?”想了很久,我还是问了出来。
"嗯。”他总这样,言简意赅。不,是言简单到惜字如金,我根本不明白。他不肯多说,我也不想再问了。跳下长途车,不待蓝湛下来,我转身冲紧跟着我的lesley挥挥手,笑道:“lesley老师,伴君两日,终须一别,希望下次有机会再一起旅行。我还有些事。就此别过。”
lesley这次大概是听懂了,她迎过来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用脸颊轻触了一下我的额发,瞬即分开,笑道:“魏婴,后会有期。”
这大概是她这两日说得最中国的一句话。我不禁笑了。迎着的是蓝湛欲言又止的目光。我弯了弯唇,大步离开,真正告别的话,我一句也说不出了。我怕再停留一会儿,心里那点脆弱,就再也藏不住。
“魏婴。”
不管我跑多快,这两个字就是定海神针,我的脚步顿时定在当地。蓝湛已经走过来,把手里的背包递给我,轻声道:“晚点,我去找你。”
嗯,我点点头,又冲他笑笑。然后再次对lesley挥手道别。还能说什么呢?这个时候,什么都不表现出来,才是最好的远离。
期望很大
火车站离宿舍不远,不过15分钟,我便躺在自己逼仄的小屋里。两眼望着天花板,心里想的却全都是这些天的一点一滴。明明近在咫尺,却恍若隔着千里,这种感觉,实在太难受了。盘点两日,我和他说的话,加起来不到百言,真是少之又少。
也许,言多必失,说多了就是伤害。我这样安慰自己,也试图说服自己。
是时候重新开始了。我坐起来,望着窗外,不知何时,眼睛肿胀酸痛,用手一抹,竟潮湿了半只袖子。趁大家都还没回来,我必须要做点什么了。或者,离开这里,可是,离开,又去哪里呢?
我把背包拿过来,开始整理,翻出那件羽绒服,蓝湛同款,我无奈地笑笑,扔进了洗衣机。又翻到那叠打印好的样报,想起他说:“不错,色彩夺目,分割大胆。”我唇角不禁弯了弯。又想起他说:“七个小时。”我的心便又沉下来。
七个小时。对啊,七个小时,为什么把这事忘了?
我跑下楼,找了个电话亭给报社打电话,大概响了三声,一个悦耳的女声:“您好,旅游报社,请问您找哪位?”
“您好,我是前日来面试的小魏,样报设计好了,请问今天可以送过来吗?”
“哦,您稍等一下,我把电话转给张老师。”那女孩说话文雅,和林燮公司的人果然不同。
“张老师,我是小魏……”不待我说完,那边已打断了我的话:“哦,小魏,正找你呢,你那样报设计得如何了,你看能现在就过来吗?”
不成想这么顺利,挂了电话,我悄悄比了个耶,取了自行车就直奔报社而去。
这家报社坐落在西门外的一家酒店三楼,门前是汩汩的城河。骑车子过去不过半小时。张老师已经迎在门口,是个干净利落的眼镜先生,瘦瘦高高的,说话文邹邹的。如果不是他介绍自己是人事部主任,我差点以为他是编辑部或者新闻部的大主编或大记者。
他安排我坐下,又命人端了茶水,正是接电话的那女生,果然也文文静静,很有书香气。张老师拿了我的样报,眯了眼睛仔细瞧,良久,抬眼看我,声音缓缓地很有节奏:“都是你设计的?”
“嗯。”我不知有哪里不妥,也变得蓝湛式点头。
“用什么软件?”他又问。
“CDR。”我想了下又说:“图片是PS。”
“文字是哪里找的?”他又问。眼睛透过眼镜片,亮晶晶的。
“哦,有的是网上找的,有的是我从前写过的文章,只是个示意,主要是编排和设计。”我解释道。
“嗯,我也不懂,就随便问问,这样,你先放在这里,回头我给副总看看。然后再跟你联系。”他终于把样报放下,也没再问我其他的话。想不到,第二次来,就这样寥寥数语把我打发了,先前那点自信忽然就荡然无存,不免忐忑起来。说实话,报社一直是心之向往,总觉得比林燮的鱼药畜牧业更加适合我。虽然,他跟我签约五年,还解决落实户口的问题,这么走了有些不地道,可也得我有本事走才行。
悻悻然地站起来,跟张老师告别,顺便和门口的前台姑娘说茶水可以收了。
站在大街上,还是有些茫然,果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么?还没在求职上失利过,或许这也是一种经验,我安慰自己说,只是,不明白那张样报到底哪里没有入面试官的眼,也不知他说的给副总看看是不是托词。
等待我的
大街上,车水马龙,都市的繁华,似乎与我毫无关系。
我靠在公交站牌上,望着往来的奔驰、宝马、大众、福特、三菱、丰田……如果此时,有一只烟,大概能心慌吧?
这念头刚起,立即就被自己弃了,想起他说,不可以。不可以,今时今日,或者永生永世,忘掉那些,真的很难吧。我自嘲地笑笑,转身往车棚走去,传呼却响了,取出来看,是报社?用路边的公用电话亭回过去,果然是张老师:“小魏啊,你还没走远吧。真是不好意思啊,还得麻烦你马上立即回来一下,我们副总要见你。”
这声音热情而急切,与刚才四平八稳的端着大有不同,我心中一喜,立即答应,挂了电话便飞奔上楼。果然态度°大转弯,张老师直接把我迎进去,看样子已经在门口翘首企盼了好一会儿。
他领着我七拐八绕直往里走,一边满脸堆花的介绍:“我们副总看了你的设计,非常喜欢,让我马上把你请回来,说要亲自跟你谈。哎呀,小魏,你真是人才啊!”
最里面的走道,隐着一间大办公室,办公桌迎着门,一个乌发阔眉的男子正低头看着桌上的设计稿,张老师轻轻敲了敲门:“副总,小魏我给您带来了。”
那男子抬起头来,鼻梁挺阔,双目炯炯,黑边眼睛添了几分儒雅,看见我立即站起来笑道:“小魏是吧,来,坐。”递给我一杯茶,然后在自己的椅子上坐了,举起桌上的设计稿,笑道:“这是你设计的?”
“嗯,用的CDR,修图是PS。”这次不用他问,我主动介绍。
“飞腾会用吗?”他又问。
“不会,不过,应该不难,我用的软件都是自学的。”我答道。
“嗯,设计很大胆,以前是做什么?”他的眼神很犀利,笑容却很温和。
“在一家企业做美术设计。比如包装、海报、宣传单、报纸杂志的广告什么的。主要是为企业的产品和形象服务,也做过一段时间的装修设计。”说到专业,我还是不怯的。
“为什么想离开?或者说,为什么想到报社来?”他的问题直击重点。
“都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在那一行原不是我的理想,我一直很向往报社,有这个机会,我就投简历了。”面试其实我也没啥经验,想来实话实说是最稳妥的。至少诚实。
“喜欢文字工作?平常练笔吗?”他又问。
“嗯,没事就喜欢写写画画。我向往的工作环境——人人都是良师益友。”我又说大实话。
“我看了你的设计,虽然没啥经验,但非常大胆,有创新思想,这很难得,也很宝贵。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话锋一转都是犀利,我不禁暗生佩服。
“我希望自己在未来五年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在工作上独挡一面,在行业内可以首屈一指,在单位里可以带团队。”这也是实话,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这么坦然地面对面试官,也是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未来。
“很好!我们对设计有期待,对文化也有要求,想要进报社,还得通过一轮考试。”他又道。
还要考试?那么之前的报纸小样设计还不算考试么?我纳闷道。
他已经叫了张老师进来:“张主任,马上安排一下,在新闻部考试。让小孙去准备。小魏,你跟张老师过去,期待你的加入。”他转过来又对我说,那眼神里果然充满期待。
等待我的又是什么呢?
(又到半夜了~前车之鉴,每天用电脑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写稿不能超过字~今天看了一天大家的留言,真的是喜大普奔,我好感动,你们的坚持就是我努力的动力,我一直在从未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