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8日,中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舰同志突然离开了我们。
他的离开让人深感痛心。因平日为人行事低调,当大家在不舍与怀念中回首他的职业生涯时,有一种“后知后觉”在心底油然而生——这些年来,他将满心的信念、热情、勇气和担当,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新闻事业;以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觉悟和自律,在推进报社媒体融合创新、经营管理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报社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年,大学毕业后的徐舰同志进入中国商报社工作,青年英姿,意气风发。他历任记者、编辑、部门主任、主编、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务。同事乃至同行眼中的他,对党的新闻事业一直抱有高度的忠诚和热忱。他坚持党性原则,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很强的政治素质,把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作为新闻报道的首要衡量依据。他具备过硬的新闻业务素养,勤奋好学,是公认的榜样;他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是不折不扣的劳模;他待人和蔼可亲,在团队中既是良师,也是益友。近些年来互联网高速发展、传播技术日新月异,面对新时代下媒体从业大环境的改变,他勇于创新,以敢于担当的姿态,带领团队开新风、打“硬仗”,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推动我国商贸服务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徐舰同志始终注重业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近年来,他专门就“重大新闻选题的报道出新”“旧闻对于新闻的重要性及应用”“新媒体报道的若干形式”等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成果并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在徐舰同志带领下,无论是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还是每年的全国两会,中国商报的报道都体现了重大题材报道的行业特色,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在中国商报社工作的32年,有三个关键点一直为徐舰同志所心系——收藏拍卖、商贸流通和创新发展。
早在年3月,他就参与策划、创办了国内首份定位于拍卖与收藏的报纸,即今天的《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至今整整出版了25年、0多期。年,徐舰同志又主持策划创办了《中国收藏》杂志。时至今日,这“一报一刊”不仅依然在活力迸发地服务读者,更在行业间生发了极高的信任度和影响力,这些都离不开他付出的心血、奠定的基础和给予的指导。
媒体的权威与媒体人的专业,这是徐舰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强调的。在报道内容建设上,他观察和分析业界动态的眼光精准而独到,将“一方面为行业规范发展发声,另一方面引领行业思考”的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到工作的细节点滴中。他提出的拍卖业应该“瞻前顾后”,即既要发现文物艺术品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要准确把握未来市场动态等观点引起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