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研究生入职企业三年后,重新反思当年曲折
TUhjnbcbe - 2025/6/22 8:56:00

本文为募格科聘原创,转载请在文章下留言

又是一年毕业季,有关“求职”的话题也频繁上热搜,这也勾起我三年前求职的那些回忆。当时的我每天疯狂地刷求职经验贴,然后羡慕那些应聘成功的人。

那时在我面试面到人生要失去希望,觉得自己是个彻底的loser的时候,我朋友曾安慰我:不要着急,不要否定自己,你只是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当时我是不相信的,我能适合什么工作呢?我能适合的工作大多数人都能做,哪轮得到我呀。

我亲身经历过后,我相信了。希望我的经历能对此刻还在焦虑难安为找工作苦苦挣扎的你有些许帮助。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本科英语专业,研究生跨学科新闻传播,均在普通一本院校就读。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一家航食公司,岗位是党务事务。

我以为的我以为不是我以为

我在研究生期间跟着导师一直在做新闻编译的项目,而且也在两个报社有过实习经历,所以我一直把就业目标锁定在报社做编辑。临近毕业之际,在第二个实习的报社那里找了一下关系,人家对我也比较看好,所以满心欢喜工作有着落了。结果大跌眼镜,因为投简历的时候自己蠢到没有写在该报社实习的经历,而在简历筛选环节被PASS。

这里奉劝大家一句,面试单位十分看重相关行业的实习经验,有些单位只在自己的实习生中招人,应届毕业生在这方面可得留心了,不要重蹈我的这种覆辙。还有一点,如果关系不是特别硬,就不要吊死在一颗树上。(后面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有实力还是要凭实力说话的)

经历此次挫折,我消沉了好一阵子。但是离毕业越来越近,好多同学都手拿两三个甚至更多的Offer,我只能更加努力投简历。恰逢航食公司在学校摆摊招人,我当时抱着试试的心态就投了简历。

再后来又是转战各大招聘现场,有地产公司的无领导小组面试、图书馆出版编辑面试、高校留学生辅导员面试,还有中学教师笔试等等,无一例外我都没成功。期间的心态非常崩溃,有段时间甚至不想跟人说话,不想吃饭,无缘无故就悲伤地哭起来。那可能是我离抑郁症最近的一次了,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喘不过气。

走过最低谷之后的路都是上坡路

从报社失利到各次面试笔试不通过,我感觉人生失去了希望。家里人在得知我把板上钉钉似的报社工作弄丢后,大失所望,直接劝我延迟毕业,等到下一年再用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去应聘报社。当航食公司让我去面试时,我是真的松了一口气的,至少我还可以努力一下争取一个保底的工作。但内心还是想去报社或者新媒体,希望找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在看到第一家实习过的单位招聘时,马上投了简历过去。

先来讲航食公司的面试。

面试一共两轮,一轮即兴演讲,一轮结构化面试。即兴演讲得益于在报社实习收集时事新闻素材,演讲时将主题和时事结合较为紧密,可能也由于没有一定要应聘成功的心理压力,所以语言表达很流畅,3分钟的演讲时间刚好在最后一秒讲完。

在第二轮结构化面试时,我有一个毕生难忘的高光时刻。面试领导问我对于应聘岗位自身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把我当场问住了。相较于之前融洽的问答氛围,我感觉此刻压力倍增,整张脸都热起来了。几秒钟后我笑着缓解自己的尴尬,说领导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很有趣。领导说:你之前没有准备过这个问题吗?

此刻稍微恢复了一点思考能力的我,组织好语言回答:之前是把自己适合这个岗位的优点罗列了,没想到领导您反其道行之,问我不足之处有哪些。我想对于这个岗位,至少临场应变方面的能力,我是不足的,如果有机会以后还要多跟领导您们学习。

后来入职之后,当时一起面试我的另外一位领导说:当时面试我时,觉得这个人反应还算快,懂得转换语境,不让面试僵持在那里。我这个百年难得一见的反应瞬间也供大家参考,毕竟面试过程中,融洽的面试氛围,能加大被录取的概率。

后面果然航食公司面试成功,除了面试发挥不错,主要原因还是公司需求和我的条件匹配。当时我应聘的是新闻宣传一职,因为我的专业就是新闻专业,然后新闻宣传所属的部门是党委工作部,我政治面貌是党员,部门工作还包括一些党务工作,恰好我在学校期间有学生会经验,并且做过预备党员的入党介绍人等,算得上有校园经验。综合以上因素,我成功应聘了现在的公司,不过做了与专业没有太多关系的党务事务的工作。

再来讲报社的应聘。

面试通知是等我签了航食公司的三方,报社才发出的。面试的感受:果然实习生都是亲儿子亲女儿。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跟我聊了很多实习期间的经历,碰巧的是面试官还认识我实习的领导,他说能在这位领导手下工作的都有几把刷子。沾了领导的光,整个面试氛围都十分轻松愉快,最后面试官问我三班倒能不能接受,当时我说能接受,自己很喜欢这个职业芭拉芭拉。后面跟家里人商量,觉得还是周末双休,周一到周五正常上班的航食公司更好。

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

找工作是个双向选择,不仅是公司选你也是你选公司,双方需求匹配,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成功找到工作;要有相关方面的工作或者校园经验,这甚至是很多公司的招聘条件之一,不可否认,这个条件有一定的道理;国企和事业单位相当看重学历和政治面貌,能在学校入党尽量在学校入,毕竟大学生党员一定程度上是优秀人群的代表。

1
查看完整版本: 研究生入职企业三年后,重新反思当年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