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摄影人
作者/土著人
原载于《厦门日报》城市副刊
这个夏天,我参加了市摄影学会举办的霞浦采风之旅,原以为是一场普通的旅行,却不经意间闯入一个摄影人的盛会。
四天三夜的霞浦之旅,我彻底认识了摄影人光鲜外表下的艰辛,更见识到每张美轮美奂的作品后面,这些摄影人付出了多少心血。他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追逐着光与影的轨迹,每天收工回来时,总是饥肠辘辘,以最快速度将简单的饭菜狼吞虎咽地吃完,然后迅速投入照片的后期整理工作。
网络图片
这些可爱的摄影人,来自各行各业。集潇洒帅气、精致妩媚,又干练又风情万种的美女,原来是一个全职妈妈;那个阳光帅气的帅哥,居然起了个“安琪”的网名;在镜头前千娇百媚、仪态万方的狂野美女,与人交往爽朗大方;更有看似文文静静,一出手却惊艳四方的“悠游安娜”;当然还有许多深藏不露的“名摄”。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却精神抖擞,不知疲倦奔波在各个拍摄地的前辈们,他们敏捷的身手,快如闪电的灵感思维,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作精神,让我由衷佩服。
过去我以为,摄影师只要脖子上挂一个照相机就可以干活了。现在才知道,他们出行时都是大包小包,手提肩扛,随身携带的是三脚架、“大炮筒”、无人机等专业设备。而好的摄影点都在普通人到不了的山脚旮旯,为了捕捉最好的风光大片,摄影人必须背着沉重的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在太阳升起或下山前把机器架好,更别提大把烧钱更新设备了。难怪摄影界流行一句话,“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
网络图片
此次出行,让我最感意外的是,一个真正的摄影师,首先是个诗人,他把心中澎湃的诗意,用镜头喷薄而出,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是一首首壮美的诗篇;他们还必须是运动健将,要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在最短时间内抢占最有利地形;他们还得是不逊色于专业模特的模特,必须指导模特摆出最佳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才最匹配他们所想表达的意境……
四天三夜的披星戴月,四天三夜的作息颠倒,其他人以作品说话,而我只能以文字讲述,一生有此经历足矣。
作者
胡建清,从小爱好诗词,退休后在好朋友的鼓励下,鼓起勇气向报社投稿,将点滴生活感悟诉诸文字,与读者共享。
朗读者
孙翔,原南京军区文工团话剧演员,现任市青少年宫戏剧教研组组长,儿童剧团导演。
征集
★《夜读》栏目每周定期推出“闽南夜话”、“心灵夜悟”、“英文朗读”等,用多元化的节目,满足听众们多样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适合栏目朗读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欢迎推荐或投稿给我们。
★如果有适合夜读栏目的好声音,也欢迎自荐或推荐,让好声音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发送音频作品或原创文学作品至电子邮箱xmrbsbjcz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