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好记者讲好故事住在报社十余天,我在闭环中做报纸
TUhjnbcbe - 2025/8/3 17:09:00
今年是我做编辑的第四年,也是我第一次经历闭环生产。9月1日,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9月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非本小区居民不得进入。为保证报纸的正常出版,我和部分同事带着行李来到报社。我们天天住在办公室,白天吃盒饭,晚上蜷缩在行军床上,开始了十余天的坚守,保证每一天的报纸顺利送到千家万户。↑工作中作为夜班工作者,每晚看到手中一条条新闻时,我又见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我们要通过一篇篇报道,讲好“人”和“城”的故事,让大家看到志愿者冲锋在前,看到医护人员的坚守岗位,看到这座城市为了抗击疫情的不懈努力。我编辑过的一条印象比较深的稿件就是讲“00”后志愿者:这次疫情中,“00”后走到台前,他们是滑板女孩、医学院新生、地铁实习站务员……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00”后的责任与担当。通过一篇篇报道,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能量,“生活保障不停”“公共交通不停”“防疫泡泡里生产不停”……正是因为这些“不停”,保证了这座城市在疫情严峻时的正常运转,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爱生命、爱生活、惜时光的成都,一个在“全国一盘棋中”立得住、稳得起、负责任、有担当的成都。也正是因为我们的“不停”,才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送到读者手中。那些天在报社的工作,只能用忙来形容,工作到凌晨四五点钟下班是常事。“双眼通红改稿,回首已是通宵”,做不完的新闻、熬不完的夜成了我们那时的常态。回想开始时大家都不知道要在报社坚持多久,但我们还是义无反顾,“逆”行而上,接受了这个“困”在报社的任务。十多天里,我从没听见过大家抱怨,我们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坚持,再坚持!这是我们作为成都商报员工的职责,也是我们作为新闻人的素养,惊涛骇浪,方显英雄本色。红星新闻记者廖庆丰编辑张莉责任编辑魏孔明(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记者讲好故事住在报社十余天,我在闭环中做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