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冬奥会我是身残志坚的老白,践行中
TUhjnbcbe - 2025/8/7 18:09:00

北京冬奥会开幕一周,我作为本报三名前方特派记者之一,辗转于北京、延庆和张家口赛区。在这个过程中,我那被纱布和石膏缠绕的右手意外出圈了,大家都喊我“身残志坚的老白”,我带伤工作的照片还被大家发到了朋友圈里。虽然我每一天工作结束之后,右手受伤的位置都痛得直到半夜都难以入眠,虽然我的书包里现在最常备的是止痛喷雾云南白药,但是,在北京冬奥会这个重要的采访任务面前,我觉得我要向体育健儿学习,咬着牙坚持下去,这也是我展示中国体育记者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大好机会。

我在赶稿中

事情是这样的,在进入冬奥会闭环的四天前,我在骑车躲避逆行的外卖小哥时不慎摔倒,右手掌骨遭遇骨折且明显错位。冬奥采访马上开始,我当时心急如焚!随后的两天里,医院,结果医生们的诊断出奇一致:马上手术,进行钢钉固定,否则可能会损失右手拇指至少一半的功能。手术迫在眉睫,但是北京冬奥会的采访工作也是刻不容缓的。而且,如果接受了手术,我的手掌需要定期换药,如此一来就无法进入闭环进行冬奥会采访了。

作为四年一度的全球冬季项目体育盛会,冬奥会的采访证件需要提前至少一年申请和确认名单,在开赛前更换持证人员更加是不可能。《广州日报》一直没有缺席任何国际体育大赛,在国内媒体当中,我们体育部的记者,就是敬业和勤奋的代名词。因此,思前想后,我决定推迟手术,先把北京冬奥会的采访工作完成了再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我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已经把心一横进行进入闭环之前最后阶段的准备了。但是,家人对于我这样的决定是未能第一时间理解的。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我没有太多后顾之忧,在春节期间开启了我记者生涯中的第三次冬奥之旅。

我和两位同事在开幕式上

要说还得感谢中医!中医院的医生把我手掌的错位部位进行正骨,之后还用石膏为我固定好右手掌骨。按照医生建议,如果保守治疗,最好三五天定期拍片,观察骨折及错位是否正确复合,但是进入冬奥会闭环之后,以上都无法实现。在每天大量的采写任务之下,我其实很大部分时间也忘记了伤痛的折磨。我只能任由骨折位置自然愈合。当然,这存在一个隐患,就是冬奥会之后,我即便再想手术,也未必能够恢复原来的全部机能了。

果然,在忙碌的采访期间,我的造型迎来了中外媒体同行善意的询问,大家都叮嘱我一定要保护好受伤的大拇指。广东同行们纷纷把我带伤工作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这引起了更多朋友们向我问好。因为我会说俄语,因此,在一些采访中和俄罗斯同行交流的时候,他们都纷纷对我竖起大拇指,称赞我是中国体育记者的典范,还问我是否退役运动员,因为普通人没有这样的坚强意志。只要我坐在新闻中心,总能吸引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奥会我是身残志坚的老白,践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