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曙光middot节气大寒寒之逆极
TUhjnbcbe - 2021/2/27 9:08:00

诗韵

节气

大寒

/许丽莉

呼啸凌风吹不皱,

小河如镜复冰霜。

沿途午后行人少,

忽见梅花几朵*。

节气小百科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该节气前后气候干燥,常有寒潮、大风,局部地区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景象。正如我国古代诗词描述的那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节气

养生

大寒寒之逆极

节气养生需知

而今时空穿梭,大寒依旧,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一如既往。大寒节气养生建议如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调其饮食: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也是年老久病或体质虚弱人群度日最难的时期,一方面,机体因御寒而能量需求大,各种坚果、牛羊肉、炙爆燥热之物频频与之,脾胃负担加重,多致壅、噎、痰嗽、眼目之疾;一方面饮食过于清淡,热量不足,则肢冷尿频、身倦乏力、头晕耳鸣、脘腹冷痛;老人常见上热下寒,日间怕冷、夜半燥热。调其饮食,宜温润为主,多食富含营养、好消化的热粥汤羹之品;冬燥煎炉之物,尤宜少食。

2、适其寒温

大寒节气室外气温低而寒风刺骨,室内空调、地暖、电热毯此起彼伏;婴幼儿及老年人群体温调节能力低下,不宜忽寒忽热过度切换。室内温度过高,年高之人阳气发泄,骨肉疏薄,易于伤动,多感外疾;小儿生性好动,新陈代谢旺盛,汗出之后触遇寒冷而感受外寒,引起感冒、咳嗽等病证。故而适其寒温,寒既避之,温不宜至热,温不宜汗出,温不宜燥,温不宜多沐。

3、早卧晚起

大寒节气,阳气在内,阴气在外,宜早卧晚起,适当延长睡眠时间。“夜卧则血归于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养血养肝明目;较高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恢复机体疲劳,养蓄精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充足的失眠,更能促进脑力修复,恢复机体免疫功能,使阴阳平衡,正气足而抵御外邪。

4、居处密室

老人血气虚怯,真阳气少,若感寒邪,便成疾患,多为嗽、吐逆、麻痹、昏眩之疾。大寒节气前后,寒潮大风无孔不入,故而建议老年人温暖衾服,去寒就温,居处严密,不可轻出而触冒寒风,不对窗而卧,晨练必待阳光,勿当风久行。对于跌倒风险评估较高的人群,更是建议增加室内锻炼机会,减少外出,以免造成跌倒伤害。

5、已病防变

大寒节气期间,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极易加重和发作;糖尿病病人容易血糖控制不稳,并使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症状加重。故而,对于羅患多种础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做好以上日常养生保健工作,不仅需要充分了解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慢性病的发病习惯,更要以谨慎而积极的姿态去适应环境气候变化,使自身与疾病与环境和平相处,使已病防变,减少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次数,延缓疾病的进展。

专家简介

傅慧婷

上海中医院传统中医科,中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工作十余年,擅长在内科杂病如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失眠、复发性口腔溃疡、月经不调、腰腿痛,慢病大病重病的中医调理。目前入选上海市中医药专门人才培养计划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传承项目人才培养计划,已发表论文19篇,作为副主编编写论著1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曙光middot节气大寒寒之逆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