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生理機能,如天熱時,運動後,緊張時等等狀態下都會出汗。本文所談的汗證主要指《黃帝內經》提到的幾種病理狀態下的出汗,有的是出汗為主症,有的是出汗為從症,條列幾種汗證之分析,作為引發對汗證之思考,而非對汗證之全部總結。至於古中醫以“汗"法為治療大法及各種熱病出汗為死症者本文不論,請各位讀者讀後莫以偏概全。《素問?陰陽別論篇第七》有言:“陽加於陰謂之汗。"此句的意義是指人體內的陽熱能量衝擊到人體的屬陰的物質(如精、血、津液)上之後會引起出汗。這雖是講正常的生理性出汗,其實對各種汗症之原則機理也作出了總括。《素問?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說:“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這段話是說:飲食過飽的時候,人出汗主要由於胃陽升發而引起;人受驚時,傷了心氣,血乃心之精,汗為血之液,所以叫奪精,這種出汗是心受傷引起的;負重遠行,勞傷骨氣,腎主骨,故汗出於腎;奔跑恐懼,傷筋失魄而汗出於肝;勞力過度,四肢肌肉受傷而汗出於脾。最後一句话很重要:“故春秋冬夏四时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为常也。"這即是说人的生病常常由過度使用而致。在《素問?風論篇第四十二》中還有“五藏風"的論述,其症狀皆有“多汗惡風"。“帝曰:五藏風之形狀不同者何?願聞其診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皏然白,時咳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白。心風之狀,多汗惡風,焦絕善怒嚇,赤色,病甚則言不可快,診在口,其色赤。肝風之狀,多汗惡風,善悲,色微蒼,嗌乾善怒,時憎女子,診在目下,其色青。脾風之狀,多汗惡風,身體怠墯,四支不欲動,色薄微黃,不嗜食,診在鼻上,其色黃。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診在肌(《太素》作‘頤’)上,其色黑。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頭痛不可以出內,至其風日,則病少愈。漏風之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風,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泄風之狀,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乾,上漬其風,不能勞事,身體盡痛則寒。"以上所述,其汗多因從外感受風邪而致,除出汗外同時還有一繫列臟腑經絡的病變,由於風邪所襲人體部位及深淺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症狀,對這些症狀之診斷分析原文都講得很清楚了,但《內經》中未提到治療,治法可從臟腑經絡辨證中求。
松月堂淘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