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医保健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
TUhjnbcbe - 2021/6/20 15:32:00
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饮食不规律、久坐不运动、长期睡眠不足……这是很多现代人的通病,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压力大增,不仅滋生了很多不良习惯,还引发多种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病的也只占20%,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不管是亚健康还是慢性病,首先是重在预防,这也是我们中医常说的“治未病”的概念。“治未病”可以帮助人类通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保持健康。

*的十八大以来,慢性病防控进入国家战略,全民健康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我国大健康的格局正在形成。从千年前古人提出的“上治未病,不治已病”,到当下全社会倡导的“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理念的转变深入人心。“治未病”的观点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的实践和总结,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为提高我县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有效防治各种慢特病,近期,医院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义诊活动,这就是典型的“治未病”、防治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如果在慢性病的预防上多投入一元钱,治疗就可减少支出8.5元,并节约元抢救费。

“未病”,就个人身体而言,是指未来可能发生而目前

一个未出现的疾病,包括了重病之前所处的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治未病”是指对于未发生或处于轻浅阶段的疾病进行干预和调节,使之消失于萌芽状态,或是大病初愈之后进行的各种干预措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

未病状态到底属不属于病态,是我们理解治未病的关键。这里的治可以理解为“调理”、“防治”的意思。《索问·四气调神大论》一书当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壁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作比喻,提出了治未病思想,同时也是养生学说建立的理论基础。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也涉及到一些病后调理的内容。未病先防,即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来增强自身体质,抗御身体外邪,或调理气血,调理五脏,在疾病未发生之时,主动预防疾病的发生。至于疾病的防变,在《素问·刺热论》中有所论及:“肝脏热病患者,左颊先赤……病情虽然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即要求医生在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的基础上,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洞察其演变的趋势,抓住时机,裁断病邪的传变路径,或化解病邪,使之向好的方向转变。

所以,治病难,治疗未病最难。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是指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复发。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写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形象地描述出"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都极其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保健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