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多年来中医药学术界众说纷纭,其说不一。
特点、特色、优势的概念
“特点”“特色”“优势”均为近代用词。“特”字最早见于《周礼·夏官司士》:“孤卿特辑大夫”,注:“特辑,一一辑之”;《尔雅·释水》曰:“大夫方舟,士特舟”。《庄子·逍遥游》曰:“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特在这引申为专一、专为,如《后汉书·陈忠传》:“若有道之士,对问高者,宜垂省览,特迁一等,以广直言之路”,《国策·秦策》:“我特以三国城从之”等。
《现代汉语词典》将特点解释为“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特色解释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二者区别不大,都有“独特”之意,但“特点”范围更大一些,“特色”以“风格、形式、独特”更多一些,究其本质,很难完全区分。张大宁认为“特点”“特色”就是“不同于”别人的地方。
“优势”也是一个近代用词。考“优”字,当作“优良、优感、美好”讲。《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曰:“王贡之材,优于龚鲍”,《晋书·束晢传》曰:“参名比誉,谁劣谁优”等,都是这个意思。“势”字当作“态势”讲,如《孙子·势篇》曰:“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园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优势”解释为“优胜于、优良于,也就是高于别人的地方。”
综上所述,“特点、特色”应当是“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或者解释为“突出的地方”,只要“突出”,基本上就可以解释为“特点、特色”;而“优势”则应解释为“高于”“优越于”别人的地方,既“不同于”,又“高于”,就算为“特点、特色和优势”。
中医学的特点、特色、优势
中医学“特点”的内容,医院校教材《中医基础学》和各种有关中医学术著作中论述。《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说:“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来源于临床实践,反过来又指导着临床实践,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教材中将整体观念又具体分解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和“人与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两部分)有密切的联系”两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将辨证论治定义为:“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和其他医学体系比较,中医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种手段中,最重视辨证论治,而且对辨证论治用得最多。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书中还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恒动观念”,意思是指中医学在探讨人体生理、病理时均包含“不断变化”的观点。这虽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过程中实际已经暗含了“不断变化”的概念。所以,在其他中医著作中,很少引用“恒动观念”这一观点。
中医学“优势”的提出,是近二三十年的事,过去都只是谈“突出中医特色”,不谈“优势”。张大宁从20世纪80年代就不断地提出:“仅仅特色是不行的,特色是讲不同于西医学的地方,要存在、要发展,单单不同于是不行的。要表现出高于,要有高于西医学的地方,也就是要有优势。有优势中医学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位置,才能得到发展。”他经常说:“中医学虽然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内涵,但他绝对不单单是传统文化。”他是一门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一门有着重大实用价值的科学,是一门能治病、能防病、能康复、能养生、能延年益寿的医学科学。他不是京剧、国画、中式家具。人们可以坐在沙发上欣赏着硬木太师椅,而不须坐在太师椅上,但中医不是太师椅,必须要既能欣赏,又能实用。要能治病,而且要高于西医,这才是中医学的真正优势。”
至于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张大宁认为,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很多,但以“证”为核心的医学体系,才是中医学的根本特点、特色与优势。
证的确立和辨证论治的形成
关于“证”概念的确立和“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张大宁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最大、最根本的贡献是什么?不是六经辨证、不是有效的经方,不是对某些病症的论述,而是确立了证的概念,确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原则,从而奠定了整个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先将临床常见病症分为两大类——外感病及杂病,即后世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外感病根据《*帝内经》的理论确定了原则,即《素问·热论》中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取名“伤寒”,也就是广义伤寒。然后将外感病中的各个症状、脉象等,以《内经》中的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形成六种类型的“病”,即六经病。这实际上是“证”,张仲景根据这些“病”“证”变化的规律,提出六经传变的理论,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以此作为外感病辨证论治的纲领。十二经又联系了不同的脏腑,这样就把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与整个脏腑经络联系起来。这种把零散的症状、体征进行中医理论的分析归纳,抽象升华出高度概括的不同的“证”来,然后根据不同的“证”,确立不同的治疗法则,从而制订不同的方剂,配合运用不同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这个系统完整的临床思维过程,就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的发明者、实践者,正是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同样以这种思维和方法完成了对各种杂病,包括内科、妇科、儿科等临床各科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的探讨和规范,这就是《金匮要略》中的“脏腑辨证”。
中医学的根本特点是以“证”为核心
张仲景确立了辨证论治的中医独特的诊治体系,而这个不同于西医学的诊疗方法,其最根本独特的地方,在于发明了“证”这个中医学独有的词汇。考证字义,“证”“症”在古时没有很大差别。张大宁说:“宋以前的医籍中未见到‘症’,至明、清医籍中才广泛使用‘症’字,但有的医籍中‘证’‘症’通用,看不出含义的差别,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症’字是由‘证’演化而来的一个俗字。”当然,这只是一种字训,至今已无太大临床价值,只是提示人们在阅读古医籍时应予以注意。
当今,中医学对“症”“病”“证”公认的看法如下:
症,指症状,多指病人自觉的不适,如发热、咳嗽、眩晕、腰痛、水肿等。体征多指医生检查患者时所获得的客观结果,如舌质红、舌苔*腻、脉象浮数等,有时把“体征”也算作广义的症状范围之内。
病,本来应该指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中风、虚劳、郁病等。但中医更多的病名是以病人的主要症状来定病名的,如咳嗽、心悸、水肿、头痛等,无论是以上两类的哪一种病名,都是为辨证提供前提和条件,一般与制定治疗方法无直接联系。
然而“证”则不然,“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疾病的病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疾病的部位(如表、里、脏、腑、经络等)、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和邪正的关系(如虚、实等)。此外,“证”还能反映疾病可能发展变化的趋势,并且涉及影响疾病性质的年龄、体质等自身因素,和自然、社会环境等外界因素。“证”的这些特性充分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和全貌。张大宁说:“证是一个将症状、体征和其他有用的因素,用中医的理论进行分析、处理,归纳之后而抽象、升华出来的一个特有概念。这个概念直接指挥着中医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康复方法,以及养生保健方法等。”
张大宁曾对中、西医做过形象地比喻,他说:“西医就好像是从正面看人,把人分成漂亮、一般、不太好看、难看等几个类型,中医就好像‘人被罩上面纱’,不能从正面对人的外形分类,只好从侧面进行分类,从侧面分类也可以分为漂亮、一般、不好看、难看等几个类型,换句话说,正脸看着漂亮的不一定侧脸也漂亮,要真正知道一个人是否漂亮,应该‘正脸、侧脸全方位地看人’,也就是多维地观察,才能比较准确,也许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所在。”这其中最核心的是“证”,只要“证”辨对了,“论治”就迎刃而解了。常说的“治病容易辨证难”就是这个意思。临床上无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种病症,都是根据不同的“证”,采取不同的治法,这样就有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说法,究其根本,实际上就是“同证同治、异证异治”。
当然,中医学也有直接治疗“病”或“症状”的,如蛔虫病用驱虫剂治疗,*疸以茵陈治疗,疟疾用青蒿治疗等,但这都不是主流,中医学的主流思想是以“证”为核心的。
本文转载自:中国中医药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