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名言则历代名医临证用药汇总
TUhjnbcbe - 2022/8/3 8:50:00
北京医院酒渣鼻治疗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下列名医临证用药是历代中医传下来的,在通报流程中也许有走形,接待众人在谈论里议论!

中医名言则

1、止咳罕用麻*(寒热皆可用炙麻*,热证可配银花、前胡、*芩、鱼腥草,以至石膏、栀子等)。

2、缩尿益智桑蛸(团体觉得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丸胜在舒适)。

3、疏肝莫忘麦芽(我医治乳癖惯用生麦芽、丝瓜络)。

4、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自然严重,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5、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以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6、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7、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8、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9、百病挟痰。

10、无痰不做眩,无风不做眩,无虚不做眩。

11、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份表里(不论内伤、内伤,只需触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均可用三七,囊括本身免疫形成的损伤。同时合做引经归经药哄骗。)

12、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1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4、见肝之病,知当传脾,领先实脾。

15、痛则不通,公则不痛。

16、医家不必新荆芥,木贼素来不必鲜。

17、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18、性情喜升,胃气喜降。

19、脾喜燥而恶湿。

20、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21、怪病多由痰做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认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泉源痰即消。

22、浩气存内,邪不行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3、百病生于气。

24、久病必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25、久病必瘀。

26、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27、久病先针足三里。

28、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9、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30、兵无导游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31、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32、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33、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34、高低交损,当治此中。

35、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6、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还寒热之骨蒸。

37、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8、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39、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40、回阳当中,必佐阴药;摄阴以内,必统筹阳气。

41、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息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此中趣,方是医中杰。——明朝李中梓《医宗必读》

4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中华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43、大*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朝高鼓峰

44、*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朝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4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朝汪昂《医方集解》4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程度胃。——清朝汪昂《医方集解》

47、盖外无恶寒发烧身痛之表证,则无须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无须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5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稍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参预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51、秦艽退*最妙,以其本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清朝程杏轩《医述》

52、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53、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54、邪在外相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55、公则不痛,不公则痛;荣则不痛,不荣则痛。

56、哮喘必用薄味道,专主于痰。

57、治哮必用薄味道,不行纯用凉药,必带表散。

5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59、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

60、肺虚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虚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肾虚有痰宜补肾以引其归脏。

61、胁为肝胆之区,禁用汗、吐、下三法。(胁痛)

62、《经》曰:溲而便脓血,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平治掂量,察脉之浮沉;去菀陈莝者,疏涤肠胃也;开*门、明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

63、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补肝,宜降气。

64、(痿)断不行做风治而用风药。经曰:“治痿独取阳明。”

65、《医法光滑》:治癫贵于养心,兼于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

66、《济世新编》:约莫狂为痰实,癫为血汗少,治法俱豁痰顺气,清火平肝。热痰主急惊,当泻;脾虚主慢惊,当补。

67、阴阳虚者,须培肾元,以阴阳蓄于肾也;气贫血者,须调脾胃,以气血生于脾胃也。

68、肾中阴虚则肝心之病起;肾中阳虚则脾肺之病生。

69、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

70、肾脏内寓真阳,非温不纳;肝脏内寄相火,非清不宁。

71、乙癸同源,肝肾同治;滋肾水即以荣肝木;泻怒气即以安肾水。

72、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欠伸者,胃病也。

73、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74、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诊脉之法,心空为宗。

75、举之足够,按之不够(浮脉);举之不够,按之足够(沉脉)。

76、脾脏宜补则健;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恶寒;土恶湿而喜燥。

77、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

78、宜补脾阳者,虽干姜、附子转能生津;宜补脾阴者,虽石膏、知母转能开胃。

79、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太阴告困,湿浊布满,宜温宜散。

80、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见黑既止。

81、血之失于吐衄者,阳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阴之不升也。

82、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佳。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

83、水系有形之饮;湿为无形之邪。

84、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从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气升腾;从内而生者,皆由脾阳之气不运。

85、燥邪辛润以开之;湿邪辛淡以开之。

86、气足够就是火;气不够便成寒。

87、阴虚者能发烧,以真阴亏折,水不制火也;阳虚者能发烧,以元阳败竭,火不归源也。

88、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

89、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

90、上气虚者,升而举之;下气虚者,纳而归之;中气虚者,温而补之。

91、脉和气者,精力之来也;脉强峻者,邪气之至也。

92、熟读而精灵自启,思深而神*可通。—李士材

93、尊古而泥古,进退皆榛芜;尊古而不泥古,无路可有路。—《朔方医话》

94、昔人用药立例,指派迷路耳。因例达变,在后代推行之也。—《汪石山医学全书》

95、善医者,法门庞大无际。不善医者,当心与斗胆均误也。—《古今医案》

96、理无须深,但期征实;论无须高,但求合用。—《周学海医学全书》

97、暑有阴阳之分,尿有赤浊之别。

98、病人不忌口,医师白着手。

99、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欲求熏风,先开北牖。

、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真假。

、面肿为风,足肿为水。

、苔*腻热在肝胆,苔*炎热在脾胃。

、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总共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畅而愈。

、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凡病昼则增剧,夜则肃静,是阳病足够及气病血不病。

、凡病夜则增剧,昼则肃静,是阴病足够及血病气不病。

、昼则发烧,夜则肃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夜则恶寒,昼则肃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昼则肃静,夜则发烧、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

、夜则肃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昼则发烧、烦躁,夜则发烧、烦躁,是重阳无阴,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织者死。

、大凡气香者,皆不利于气虚证;味辛者,多不利于见血证,所当慎也。

、治火切不行久任寒凉之品,重伤脾胃,便不行救。

、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增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

、上越之阳,起于肝木;而沧陷之阳,处于脾胃。—《张聿青医案》

、阳本激昂,阴从下吸则降。阴本下落,阳从上挈则升。阳降,则为蒸改变生之源,阴升则为滋润濡润之助。—《张聿青医案》

、宣一身之气化,务在轻清,通六腑之机窍,端在滑利。—秦伯未《清朝名医医案精髓》

、阳气下陷者,举而扬之;阴气不降者,抑而降之。—《医贯》

、气陷则仓廪不藏,阴亡则流派不闭。—《医宗必读》

、肝气宜升,胆火宜降,然非性情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医学衷中参西录》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吴医汇讲》

、少火宜升,壮火宜降。壮火降而少火升,气得升而血得养,三焦皆受益矣。—《医方集解》。

、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沉默,肺金自全;动息以敬,心火自足;宠辱不惊,肝木自宁;泰然无欲,肾水自足。——《寿世青编》

、多记损心,多嘴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养心莫过于寡欲。——《医学初学》

、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折肱漫录》

、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

、脾胃乃后天之本,暮年要以调脾胃为切要。——《老老恒言》

、食品有三化:一火葬,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暮年唯借火葬,磨运易而输精多。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初学》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活力;善治气者,能负气中生精。——《景岳全书》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轻快,以收支主其外。

、内伤之病,多归于起落,其位在里,以起落主里。

、血足够则怒,不够则恐;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停止。

、治病先调气,久病要开郁;诸病寻痰火,痰火生异证;腑病责脏用,脏病则腑用。

、脾旺能胜湿,气足无顽麻。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二阳之发病心脾。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亡血家无汗。

、胃中热则杀谷,胃中寒则腹胀。

、甘温除大热。

、湿热之症,阳明必见太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气。

、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晨头痛属气虚,*昏面痛属贫血。

、久病阴火上炎,则津液生痰不生血,补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风即湿。

、*疸必伤血,治*要活血。

、病不准治,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血不利则病水。

、痛而不肿曰风,肿而不痛曰湿,又痛又肿曰风湿。

、学不博不够以达其理,思不精不够以通其变。

、言不行治者,未得其术也。——激发我精求方术。

、俱视独见,无与众谋。——通告我子细地诊察,一定地决断。

、凡治脾胃,当以调肺气,谈心肾为先。——清?唐大烈

、六淫之速,莫过风、火。(切记此句,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或者有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泻,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病胕肿,疼酸惊恐,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吐逆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澈清凉,皆属于寒。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故约莫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安宁,此之谓也。"

预览时标签不行点收录于合集#个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名言则历代名医临证用药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