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及引发的并发症
①患者:钱先生,36岁,安徽人。平素嗜酒,好食肥甘肉类。有中度脂肪肝。高血压发病一月余。
②症状:年6月6日初诊。
症状及检查报告:主诉高血压发病1月余。血压/mmHg。患者自述其平素嗜酒,好食肥甘肉类,夜晚五心烦热,经常眩晕,胃脘时作痛,大便成形但黏;观察其就诊时上下眼睑浮肿,舌偏红苔薄尖赤,左右脉均弦细。患者现患有中度脂肪肝,医生触诊时肝区无痛楚,尿酸μmol/L临界偏高,血脂7.2mmol/L临界偏高。
辨证:肝阳上亢,有食滞兼阴血亏虚。
治法:平肝阳、消食滞兼涵养阴血。
③疗效:药后二诊,诸症大减,除眩晕仍旧,舌红苔薄尖赤,左右脉均转为弦滑;血压稍减。故在原方的基础上去焦神曲子等,另夏枯草减量。再诊时血压已趋于正常,后又加减服药28剂,基本痊愈。
④总结:此例高血压病患者初诊时,病位主要在肝脾,因患者的高血压主症为眩晕,“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结合其发病才1月余,病程不长,故定其主从肝辨证论治;又由其夜晚五心烦热结合舌偏红、左右脉细判断患者含有阴血亏虚的病机。因患者平素嗜酒,好食肥甘肉类,现胃脘时作痛,大便黏,可推断其高血压极可能是由食积化火诱发,所以此时首应去其胃肠糟粕。
按中医从五脏辨证高血压病的思维体系,初拟平抑肝阳,去食滞兼涵养阴血的治法。选用生石决明等药来平抑肝阳,龙胆草、夏枯草主清肝,焦山楂、焦神曲清食滞,酒大*荡涤肠中糟粕,再配以生地、当归滋阴养血,并用柴胡和*芩引诸药入肝经,添车前子、泽泻利湿来治疗上下眼睑浮肿的症状,抓住病机中的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使药物环环相扣,综合治疗。二诊时,诸症大减,故将利湿药除却,并去焦神曲而保留既能消食又可降压的焦山楂,由于高血压指标未达正常,还需继续巩固治疗。坚持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的制方原理,疗效必然卓著。
提醒:中医治疗有效,归功于讲究“辨证施治”原则。同为一个病种,但因病情不同,体质相异,用方就会不同,加减也有差异,一定经专业中医看诊开方才可服药。良方上千,运用灵活,辨证准确为上,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
中医治疗高血压及引发的并发症,以五脏同调为核心。
①高血压这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往往是多个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所以必须抓住五脏同调,首先从复杂的症候群中抓住病变的脏腑,并区别心、肺、肝、脾、肾之主次,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考虑它们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从而对五脏调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夹杂,审察阴阳的法则进行综合调治。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往往会出现各种病理因素,此时则需要把握好祛邪与扶正的关系,权衡这些因素所影响病情比重的多少加以分别用药。
②在高血压病发病过程中,除与五脏功能失调相关外,还会与风、火、痰湿、瘀等多种病理因素存在相关,这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因虚致实,产生了各种病理因素。因此,临床诊治中还必须权衡这些因素所影响病情的比重多少加以分别用药。
风邪: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敛阳,肝之阳气升动而无制,便亢而化风。临床上多表现为筋惕肉、肢麻震颤、眩晕欲仆等肝风内动的症状,而肝型高血压病的症状则以肝郁化火、肝阳上亢为主,产生风邪的病理因素是长期脏腑功能失调的后期变化。
火邪:阴虚则阳亢,该火邪多指阴虚火旺所致之虚火。临床上多表现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痰湿:痰湿多表现为病程缠绵,眩晕,头重昏蒙,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等,以痰湿偏盛为主,而脾型高血压病的症状则是以脾虚证为主,是长期痰湿困脾,因实致虚所致的虚证证候。
瘀血:常伴有心脑系方面的症状,多为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黯、舌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综上,各种病理因素在高血压病发病过程中虽然可以单独存在,但随着病变过程延长,往往以多种因素相间的证候出现。因此,必须用整体、辩证的思维,动态看待各种病理因素的兼夹,进行辨证治疗。
3、
高血压不可小觑,严重者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但早期症状又不明显,致使有人贻误病情。当血压水平骤升,一系列的头痛、头晕、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也就相继出现。
发病原因:
①遗传因素,大约有60%的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②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③心理因素,长期的紧张、焦虑、压力过大也是造成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④生活因素,饮食结构不合理,大量钠盐、脂肪等的摄入也会造成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