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华夏中医科普
TUhjnbcbe - 2022/9/2 8:21:00

中医养生科普

中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中医养生知识来调理身体,这种养身方法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养生知识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要了解中医养生知识,首先要了解中医。中医是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而成的疾病理论知识,在漫长的岁月中反复探索,最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在春秋战国时已初步形成,但在炎*时期已开始有相关的记录和研究。例如《*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对后世中医养生知识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中医养生理论的基础是阴阳五行理论,在这里人们把人体视为形气神,因此中医养生知识中也比较注重形气神的培养和健康,任何中医养生知识都离不开养形、养气、养神。中医养生知识比较重视脏腑功能,认为要调理身体首先要保持脏腑功能在较高的水平上。

草庵

那中医养生知识里,脏腑指的是什么?

五脏是指人的五脏六腑,心、肝、脾、肺、肾、六腑: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五脏六腑也有表里的联系,如:肝与胆;心与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认识中医养生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养生的基础知识,下面我将分别为您介绍中医养生理论知识中的脏腑这一部分。所谓生就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中医养生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长、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保持生命健康活力,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一种意识活动。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辨证观,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天人相应、形神兼备,调整阴阳、补偏救弊,动静有常、和谐适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夏中医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