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曦
邱敏拔火罐被烧伤后
一次收费38元的拔火罐,却给32岁的杭州女程序员邱敏(化名)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左颈部及背部烧伤6%,工作生活严重受阻,面临近8万元的治疗费用。
涉事机构在一家社区服务中心,其内部的保健室号称提供足疗、拔罐等中医养生业务。然而据有关部门调查,该保健室却是无照经营,员工无上岗证和医师资格证。
邱敏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各地“中医养生馆”等遍地开花,拔罐、艾灸等保健手段流行一时,然而拔罐烧伤、熏蒸烫伤等事故却时有耳闻。消费者遭受身体伤害的同时,却面临维权困境。
这类事故如何界定?高昂的治疗费找谁承担?养生保健机构为何事故频发?
“突然感觉背上很烫,像烧起来了”
年12月的一天,杭州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女程序员邱敏,像往常一样在晚上8点左右下班。她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小区门口的社区服务中心保健室,准备放松一下做个足疗。足疗快结束,技师提议,再做一个拔火罐,可以“下火”。邱敏也觉得,最近工作压力增加,“火气”比较旺,可以拔罐试试。
起先,这位新来的女技师在她背部抹了一层类似精油的东西,然后开始拔罐。“在放到大概第三个罐的时候,突然感觉背上很烫,像烧起来了。”邱敏非常惊慌,整个人都跳了起来。看到肩上和床单都烧着了,她拼命喊叫,在一旁的技师张红(化名)急忙拿起毛巾来扑火。
门外的工作人员听到呼喊声也赶来施救,但被反锁的门堵在门外。由于恐慌和疼痛,邱敏不记得火到底在她身上燃烧了多久,“只知道当时火并没有马上就扑灭。”
事后邱敏才知道,原来这位女技师操作时,不慎将酒精滴落在邱敏身上,才“引火烧身”。火被扑灭后,邱敏仍感到背后火烧一般地疼。她想打急救,但被张红和闻讯赶来的社区服务中心其他工作人员劝阻。她们告诉邱敏,用鸡蛋清敷一下,涂点去疤药就好了。
但邱敏坚决不同意,当晚10点多,她还是拨打了急救电话。医院烧伤急诊科后,医生告诉邱敏,先用清水冲30医院。
“挂了电话,我说要用清水冲,但技师认为冲凉水会感冒,”在邱敏的强烈要求下,张红为她烧伤的地方冲水降温,医院。
在医院进行伤口处理时,邱敏的朋友闻讯赶来,并拨打了,希望能通过警方留下涉事技师的身份信息,为后续处理留个证据保障。
邱敏的诊断报告显示:颈部、肩、背烧伤6%二度,1%为深二度烧伤。
邱敏的诊断证明书
远在老家的母亲得知此事,也赶来杭州。老人家不知道哭了多少次了,“这么严重的伤疤,做母亲的看着能不心疼吗,我女儿现在还单身,万一留疤了会影响她一生的。”
非治疗类拔火罐烧伤,不属于医疗事故
原本,邱敏并不想被这件事占用太多的时间,也不愿和涉事店家有过多纠葛,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她的预料。她发现,连起码的事故认定都难以界定。
事发第二天,警方通知了市场监督管部门,随后相关工作人员联系了邱敏。在了解情况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方面认为,这起事故属于医疗事故,应交由卫生局处理。
但随后在经过卫生部门的调查后,邱敏得到回复称:拔罐、艾灸等项目如果不是以治疗为目的,就不属于医疗事故,并且这类保医院或者诊所才能从事,一些保健场所也可以做。
律师也同样告诉邱敏,“这种情况处于模糊地带,如果强调保健性质,那就不属于医疗事故。”
不属于医疗事故,那意味着只能作为普通消费纠纷进行处理。继而,市场监督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告知邱敏,因为没有强制的执行手段,只能进行调解。经查,涉事店家属于无照经营,员工也没有上岗证和医师资格证,市场监督管部门对其作出了罚款等处罚。
而在调解过程中,涉事保健室技师只支付了多元,用于承担前期的治疗费用,但涉及后期疤痕治疗的费用却不愿意支付。在与涉事技师协商无果后,邱敏找到了保健室所在的社区服务中心,但相关负责人说,这间保健室与他们没有关系,只是免费提供给几位技师使用,前提是保证为社区老人提供一次免费保健服务。
“我现在只希望他们能负责我烧伤之后的治疗费,连误工费和精神损失费我都不要了。”邱敏无奈地说。
高昂的治疗费与其他损失,找谁来赔?
医院换药包扎,看到身上的伤口像烤熟了一样,密布着歪歪扭扭的伤疤,邱敏都会感到沮丧,甚至绝望。
由于烧伤严重,伤口愈合后,邱敏的背部和颈部留下大面积的疤痕。医生告诉邱敏,所有的疤痕治疗周期在1年左右,费用初步估计大约需要7万元左右。
医生预估的疤痕治疗费用
邱敏说,面对治疗费用,张红和保健室的其他员工起先认为:这是医生随意写的,怎么可能花费如此之多?但是在看到详细的治疗清单后,对方表示,自己也是出来打工的,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
为了解决后续的治疗费用,事发一个月以来,邱敏除了每天奔走在单位、医院之间,还要不停地与市场监管局、社区服务中心、涉事店家沟通。而为了让女儿得到相应的赔偿,邱妈妈也在不停奔波,游走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交涉。
一周之前,邱敏所住辖区的街道办组织了一场协调会。最终经协调,社区服务中心和技师愿意承担后续7万多元的治疗费。
虽然后续医疗费有了着落,但邱敏认为,自己所面临的伤害与损失远不止7万元。
“因为治疗,我不得不向公司请假,这也严重耽搁了我的工作进程。”邱敏说,养伤这1个多月扣除的工资,再加上因为误工影响到年终绩效奖金等,差不多有10万元左右,这些损失都需要自己承担。
而之后为期一年的修复治疗更是让邱敏母亲感到担心。“她一个人在杭州,医院,压力太大了。”邱妈妈说。
养生保健机构遍地开花,资质堪忧
近年来,刮痧、拔罐、艾灸等成为流行的养生保健方式。大街小巷兴起的中医养生馆、足浴店、美容店,也成了提供拔火罐的场所。
在大多数人眼里,拔火罐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项目,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操作的技师手法技术不合格,或是不够专业尽职,出现疏漏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小。
记者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养生保健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事保健服务的资质,由于缺乏服务技术标准和规范,养生“养”出伤病甚至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年12月9日,国内某女明星在SPA店拔火罐,导致大面积烧伤;
年12月,浙江湖州小伙小蔡在某休闲会所进行拔火罐,被烧伤;
年1月,成都的周女士在去足疗店拔火罐时遭遇了意外,导致背部二度烧伤……
据统计,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卫生保健服务类投诉件,而年同期是件,其中不少是关于养生保健的投诉。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规定,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类服务应由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服务岗位人员应取得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开展的服务范围应与取得的资质相一致,同时应持健康合格证上岗。
“拔罐作为中医的一种理疗方式,理应由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中医师临床操作。”北京同仁堂浙江医药有限公司主治医师董晓青说,但现在在一些保健场所,很多从业人员不具有任何医学基础知识,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培训几天即可上岗,难免出事。
一位业内人士说,现在,很多养生保健机构注册的经营项目和实际从事业务都不相符,而且大多数从业人员无医师资格证、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卫生基本保障。为此,董晓青等一些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不要图方便,应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