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这是宋代词人喻陟的《蜡梅香》,写小寒时节的景物变化,白昼刚开始增长,梅花初开,借景生情,想到万里之外的故人。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年的小寒是进入“二九”的第七天,马上就进入“三九”,小寒标志着进入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民间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只有少许年份大寒的气温低于小寒,小寒一般是最冷的时候。《说文》中解释到:“寒,冻也”。《列子﹒汤问》中说到:“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小寒时节,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也冻风冷雨,萧瑟清绝。
小寒时期,外界气温最低,体内阳气升发不久,对应六十四卦的屯卦。屯卦的主卦是震卦,客卦是坎卦。震卦,一阳动于二阴之下,其象为雷。坎卦,一阳陷于二阴之间,其象为水。此卦的含义是指事物萌动初生艰难,然而顺时应运突破艰难后必欣欣向荣。小寒时节,如果不能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畅情志,很容易生病。
小寒时节,养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避风寒,温暖养阳。《*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中讲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注释时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小寒时节,外界最冷,寒邪最易伤阳。我们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让身体处于一个温暖的状态,保护好我们的阳气。尽量不去或者少去寒冷的地方,有条件的朋友冬季可以去南方过冬,等天气暖和了再回来。防寒保暖要注意在细节上做好工作:洗澡时要开浴霸,让洗澡时也暖和一点;半夜起来去卫生间要披衣服,避免在卫生间着凉;睡觉时肩部也要用被子盖好;颈部、腰部、肚脐和脚踝也要做好保暖;外出前一定穿好棉服或者羽绒服,戴好帽子。
2.分南北,因地制宜。中医讲“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在生活起居和饮食上采取不同的方法养生,减少疾病的发生。中国南北以秦岭淮河为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小寒时节,北方多寒燥,南方多寒湿。虽皆有寒,但燥湿不同,生活起居和饮食上也有不同。北方冬季少雨雪,寒燥证较多,除了防寒保暖,还要注意滋阴润燥。如果家里或者办公室觉得特别干的话,可以使用加湿器。皮肤可以用一些润燥保湿的护肤品。寒燥伤肺,容易引起干咳,治以“辛开温润”,辛温之品温肺散寒邪,温润之品滋阴润肺燥。北方的朋友可进食梨、甘蔗、莲藕、银耳、石榴、山药、板栗、百合、蜂蜜等滋阴润燥之品。南方冬季寒湿证多,除了防寒保暖,还要注意健脾化湿。寒湿体质的朋友,舌淡,苔白厚腻,周身沉重、怕冷、疼痛,腹胀喜温。可进食芡实、薏苡仁、赤小豆等祛湿之品。
3.畅情志,疏肝养脾。俗语说:“百病皆生于气。”小寒时节,外界气温寒冷,活动减少,加之年终岁末,大家事情多,压力大,容易情志不畅,焦虑抑郁,失眠疲乏。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容易耗伤气血,气血不足,就容易出现各种疾病。中医学认为情志不畅的关键在于肝气郁结,肝郁气滞,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这就是常说的“见肝之病,知肝犯脾,当先实脾”。小寒时节,朋友们要调畅情志,缓解压力。在紧张工作的同时也要会放松自己。如果自我调节不能缓解,可以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有很多疏肝健脾的经典名方,比如小柴胡汤、逍遥散等,对于调畅情志、减压解郁、改善睡眠都有很好的作用。
小寒时节,注意做到避风寒,慎起居,节饮食,畅情志,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健康平安地度过这个最寒冷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