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考
TUhjnbcbe - 2022/11/10 20:4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已经进入中医执业医师综合考试的备考期了,医考魔方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医诊断学考前必看60条(1)”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2.假神: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一时间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是脏腑精气极度衰竭的表现。

3.少神: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常见于虚证患者,或病后恢复期病人。

4.面色赤: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脏腑精气衰竭殆尽,阴阳虚极,阴不敛阳,虚阳浮越所致,属病重。

5.面色白:面色白者,多属阳虚证;面色白而虚浮者,多属阳虚水泛。

6.面色*:主虚证、湿证。面色淡*,枯槁无华,称“萎*”。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者。

7.面色青: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

8.面色黑:主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

9.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痰湿脂膏积聚等所致。因形盛气虚,水湿难以周流,则痰湿积聚,故有“肥人湿多”“肥人多痰”之说。

10.目的脏腑分属:目内眦及外眦的血络属心——血轮。黑珠属肝——风轮。白睛属肺——气轮。瞳仁属肾——水轮。眼胞属脾——肉轮。

11.胞睑下垂:又称睑废,指胞睑无力张开而上睑下垂者。双睑下垂者,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单睑下垂者,多见于外伤所致。

12.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指重病神识不清,病人不自主地伸手抚摸衣被、床沿,或伸手向空,手指时分时合,为病重失神之象。

13.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的症状。常见于麻疹、风疹、瘾疹等病。多因外感风热时邪,或过敏,或热入营血所致。

14.望痰: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属湿痰。因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之故。

15.呕吐物:吐物酸腐夹杂不化食物,多属伤食,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宿食不化,胃气上逆所致。

16.三关测轻重:显于风关——入络,邪浅病轻。达于气关——入经,邪深病重。达于命关——邪入脏腑,病情严重。直达指端(称透关射甲)——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17.红舌:主实热、阴虚。血得热则行,热盛则气血沸涌,舌体脉络充盈;或阴液亏虚,虚火上炎,故舌色鲜红。

18.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多因肺气壅滞,或肝郁血瘀,亦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或某些药物、食物中*。

19.肿胀舌:舌红绛肿胀者,多见于心脾热盛,热*上壅。

20.点刺舌:舌尖生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有点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

21.吐、弄舌:两者皆因心、脾二经有热所致。心热则动风,脾热则津耗,以致筋脉紧缩不舒,频频动摇。

22.舌苔的厚薄: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气极盛,迅速入里;舌苔骤然消退,舌上无新生舌苔,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23.糙苔:糙苔可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成。多见于热盛伤津之重症。若苔质粗糙而不干者,多为秽浊之邪盘踞中焦。

24.镜面舌:舌色白如镜,甚至毫无血色主营血大虚,阳气虚衰。

25.积粉苔: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常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系秽浊时邪与热*相结而成。

26.郑声: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多因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所致,属虚证。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27.咳声: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并反复发作者,称为顿咳(百日咳),多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常见于小儿。

28.呕吐:呈喷射状者,多为热扰神明,或因头颅外伤,颅内有瘀血、肿瘤等,使颅内压力增高所致。

29.呃逆:指从咽喉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作响的症状。俗称打呃,唐代以前称“哕”。是胃气上逆的表现。

30.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酮体气味),多为消渴并发症患者,属危重病症。

31.日晡潮热:其特点是热势较高,日晡热甚,兼见腹胀便秘等。属阳明腑实证。

32.绝汗:绝汗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阳或

亡阴的表现。

33.战汗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

34.重痛:重痛指疼痛伴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常见于

头部、四肢及腰部。但头部重痛,亦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35.头痛的虚实:凡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以及瘀血、痰浊、郁火等阻滞或上扰脑窍所致者,多属实证;凡气血阴精亏虚,不能上荣于头,脑窍空虚所致者,多属虚证。

36.胸痛: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者,多因痰热阻肺,热壅血瘀所致,可见于肺痈等病。

37.惊悸:因惊恐而心悸,或心悸易惊,恐惧不安者,称为惊悸。

38.怔忡:无明显外界诱因,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者,称为怔忡。

39.麻木:可因气血亏虚、风寒入络、肝风内动、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肌肤、经脉失养所致。

40.口干但欲漱水而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为瘀血内停。

41.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

42.口甜:口甜是指病人自觉口中有甜味的症状。多见于脾胃湿热或脾虚之证。

43.完谷不化:即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食物的症状,多见于脾虚、肾虚或食滞胃肠的泄泻。

44.正常脉象:寸关尺三部有脉,一息四~五至,相当于72~9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45.结脉: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其脉象特征是脉来迟缓,脉律不齐,有不规则的歇止。

46.促脉: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其脉象特征是脉率较快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47.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其脉象特征是脉律不齐,表现为有规则的歇止,歇止的时间较长,脉势较软弱。

48.身热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转轻者为热在表;久按其热反甚者为热在里。

49.手足心与手足背比较,若手足背热甚者,多为外感发热;手足心热甚者,多为内伤发热。

50.实证:指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候。

51.证候的转化:包括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52.寒淫证:主要是因感受阴寒之邪所致。寒为阴邪,具有凝滞、收引、易伤阳气的特性。

53.湿淫证:指感受外界湿邪,或体内水液运化失常而形成湿浊,阻遏气机与清阳,以身体困重、肢体酸痛、腹胀腹泻、纳呆、苔滑脉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54.喜证的临床表现:喜笑不休,心神不安,精神涣散,思想不集中,甚则语无伦次,举止失常,肢体疲软,脉缓。

55.气不固证:指气虚失其固摄之能,以自汗,或大便、小便、经血、精液、胎元等不固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56.血热证:指火热内炽,侵迫血分,以身热口渴、斑疹吐衄、烦躁谵语、舌绛、脉数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即血分的热证。

57.饮证:指水饮停聚于腔隙或胃肠,以胸闷脘痞、呕吐清水、咳吐清稀痰涎、肋间饱满、苔滑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58.心火亢盛证:指火热内炽,扰乱心神,迫血妄行,上炎口舌,热邪下移,以发热、心烦、吐衄、舌赤生疮、尿赤涩灼痛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59.肝阳化风证:指肝阳上亢,亢则化风,肝风内动,以眩晕、肢麻震颤、头胀痛、面赤,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斜、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60.太阳蓄血证:指太阳经证未解,邪热内传,邪热与瘀血互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善忘,大便色黑如漆,脉沉涩或沉结。

距离年医师资格综合笔试还有不到3个月时间,大家一定要好好复习哦!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