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正在过去’。」当代作家李娟在她创作的长篇纪实散文《冬牧场》中写道。
3月以来,疫情突然变得严峻,全国多地因疫情封控,上海、广州、吉林、江浙,东北和西南的边境小城......一切来得猝不及防。
工作、生活交织在不安的忐忑中,核酸、抗原、网购、团购、新闻、朋友圈、云办公......疫情扰乱了曾经的井然,一个个蜃楼空境突然而至,这是一个个时空气泡里的城市,这是一段需要记录的时间。
在这场「倒春寒」之战中,我们看到有一群人,是他们的无畏、牺牲、负重前行,激励并感动着我们;是他们的一言一行,让我们更懂得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情味更是这世事无常之下的一点如常,是熬过黑夜之后的太阳照常升起。
这个世界会好吗?有他们一定会!
他们,就是第一时间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
「头抬高,张嘴……」同样的话语,他们不知说了多少遍;同一个抬手采样的动作,每天要重复成百上千次。脱下防护服和手套后,是湿了干、干了又湿的衣服,是被汗水泡到发白起皱的双手......
「青春有几年,疫情占三年。」前两天这句话刷爆朋友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句话无非是疫情让我们收起了自己渴望自由灵*的无奈调侃。
但对于医务人员来说,这三年是无畏奉献的三年,是无惧生死甚至抛开个人安危的三年。
他们是谁的孩子,他们是谁的妻子和丈夫,他们又是谁的父亲母亲?但医生、护士这两个身份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信仰,更是选择和改变。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以字刻录,用文字传递一些医务人员的抗疫心声,他们的精神在这些文字中闪烁,新的希望也在其中跳跃。
待至时光泛*,再回首,他们,为这场「战役」努力过。
面对年剩下的时光,我们满怀对世界的忐忑与美好期待,心中情绪涌动,崭新的一页就在我们面前。
全国支援上海「湘」助守「沪」
4月17日,收到紧急组建湖南省第三批援沪医疗队的通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邱璎第一时间报名。她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工作了12年,在老年患者及重症患者管理上有着丰富经验。
然而当她看到医疗队的最终名单时,感到一阵惊讶:名单上,她看到了正在浙江进修学习的丈夫的名字——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管护师*斌,而且他的紧急联系人,填写的是邱璎的名字。
邱璎责怪丈夫为什么不提前和她说,他却说:「你不也没和我说嘛?」
志同道合,心有灵犀,顿时潸然泪下的她为丈夫感到骄傲、自豪。就这样,他们成为了这次援沪之路的战友。
邱璎与丈夫*斌
夫妻俩支援的是上海交通大医院卢湾分院,该院为上医院,他们接管了卢湾分院的ICU病房,全面负责整个病房的医疗、护理、感控、保洁、后勤工作。由于邱璎有参与院内外抗疫的经验,成为医疗队的院感防控小组长。
一切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个中艰难无法言喻。夫妻俩共同抗疫的第八天,这是个特殊的日子——女儿7岁生日。今年的生日,夫妻俩第一次隔着屏幕陪女儿过。
女儿对她说:「妈妈今天是不是忙着消灭病*,所以忘记我的生日了?」
邱璎刚想说点什么,女儿却说:「没关系,我的爸爸妈妈是帮助有困难的人去了,他们是英雄!我很好,也很听话,我会好好学习,不能在这个时候让爸爸妈妈分心、担心我。我的生日愿望就是希望爸爸妈妈早点打败病*,平安回家!」
4月15日清晨6点,医院(医院)50名医护人员(医生10人,护士40人)奔赴上海进行抗疫支援。
队员中唯一一位「00」后,是22岁的护士张树勋,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却多次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她刚刚执行完长沙天心区核酸采样支援工作不久,医院征集志愿者支援上海,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她说:「我年轻,身体好,能吃苦,相信自己能够胜任。父母亲都支持我的决定,我也想给弟弟做个榜样。」
本部消化内科护士田甜说,科主任、护士长非常支持她的工作,选派名单公布后,买了很多零食水果塞到行李袋里,让她非常感动。接到外公的电话,她又眼圈泛红,原来老人一清早从家人口中知道外孙女要远行出征,有点担心。
保卫科副科长廖迎虎一清早就忙着为队员们搬运行李,办理登记手续等,他的妻子是本部骨伤科二病区护士李佳,这次也临危受命,上机前,两人抽空在机场合了一个影。廖迎虎说:「你安心工作,家里老小我都会照顾好。」
医院副院长、内三科主任傅青斌是4月10日抵达的上海浦东新医院N5区。
进舱初期,傅青斌以查房的形式仅能完成每日46人次的诊疗和中药发放,效率不高。同时,由于舱内人员密集,医务人员开展中医辨证施治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四诊(望闻问切),长时间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增加感染的风险。怎样优化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效率、服务更多患者以及做好医疗队员个人防护,成为了摆在傅青斌面前亟待解决的几道难关。
面对就诊压力大、患者精神紧绷、方舱条件有限、诊疗流程不同等众多困难,他决定在方舱内建立中医诊疗点,并将12人的队伍分成4个小组,分组分区通知患者有序排队逐一进行面诊,优化诊疗流程,极大提高了诊疗效率。
在带领团队完成中医药方后,傅青斌还通过耳穴压豆、带领患者打太极和八段锦、发放中药香囊等方式,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紧张情绪。中药颗粒剂清热化湿抗*方和散寒除湿抗*方内服的中医疗法,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患者出舱率进一步提升。
原来送药用筐,现在需要推车
「高血压药快吃光了」「胰岛素快用完了」......疫情封控之下,居民的用药需求愈发突显,很多慢性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家中药品「告急」,为切实解决居民的「药罐子」问题,社区志愿者「配药员」应运而生。
每天,来自不同街镇、不同社区的「配药员」医院。这些「配药员」几乎平均每人手里都拽着三四十张处方,最多的甚至有多张。幸好医院药剂科早就未雨绸缪,疫情初期便备足了三个月的药品用量。同时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