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去”才能“立起来”
我叫王金勇,来自于濮阳日报记者部。今天我讲述的题目是《“沉下去”才能“立起来”》。
十年前我刚进报社的时候,报社前辈说过的这么一句话让我永记于心:记者只有“沉下去”,才能让新闻“立起来”。
简短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就如一座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也激励着我在新闻采访的路上奋力前行。
在我十年的新闻采访路上,“沉下去”任务最急、责任最重、困难最多的采访,当属引*入冀补淀工程的采访。
引*入冀补淀工程肩负着向雄安新区白洋淀补充生态用水的重任,是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态城市的关键中的关键,而它的源头就在我们濮阳。
年11月16日,这是引*入冀补淀工程全线通水的日子。就在通水前夕,我接到了报社的紧急通知,让我和贺德敬老师立即奔赴工程一线,深入挖掘、全方位报道这一国家战略性工程。
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在去往引*入冀补淀工程渠首——濮阳县渠村乡的车上,我和贺德敬老师就进入了战斗状态,一边商议报道的谋篇布局,一边多渠道联系采访对象。我们深知,做好这次重大主题报道,不仅是*报记者的职责使命,更是对我们践行“四力”的重大考验。
短短3天时间,84公里的引水渠道、沿渠的15个乡镇办,我们全部跑了一遍。上百个采访对象,我们逐一访谈,光做记录的采访本就写满了厚厚一本。时间之紧、头绪之多、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特别是在占地余亩的引*入冀补淀工程沉砂池采访时,两侧的道路泥泞不堪,我们开的采访车就像行驶在浪潮中的小船一样左晃右摆,最后还是由于底盘过低搁浅在道路中间。为了不耽误采访,我们决定徒步前行。短短百十米的路,脚上的鞋子被沾掉了好几次,冰冷的泥水还乘机钻进鞋里,整个脚都是冰凉冰凉的。我们俩相互鼓劲、打趣说道:“咱们这次的采访,是实实在在的沾泥土、带露珠的采访啊!”
我们常说,新闻稿件,七分靠采、三分靠写。白天采访结束之后,伏案写稿至深夜,是那几天的工作常态。在最后定稿的那天晚上,报社领导和我们一起对稿件逐字逐句斟酌,仅新闻标题就改了八九次,最后敲定为《千年大计的濮阳情怀》。
就这样,重伤也不下火线的老水利人李相朝、在雪地里跋涉3天为群众丈量土地的乡镇干部程相波、纵使老家难舍也要为工程让路的农村老*员王万良……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典型人物被我们挖掘出来,一篇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稿件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