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黔西南日报
参加工作近40年,我非常认真地梳理了自己过往所经历的一切。
在已经过去的岁月里,我没有觉得有任何的虚度和浪费,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成就,偶感艰辛和不易,但真正令自己感到此生要留下遗憾的,那就是没有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新闻记者”。
我刚参加工作时分配在供销社,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基础训导,几位南下老干部坚定的*治信仰、朴实的生活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幽默风趣的话语在我成长的记忆中一直留下着深刻的印象,至今影响着我的人格和品性。
虽然最初的工作岗位是从事供销业务,理论上经常要与生产生活物资推销采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打交道,但一到单位上班后,实际工作基本上经常是撰写工作简报、调研报告、会议材料等等,主要都是和文字工作打交道。
为了胜任工作,我需要大量的翻阅资料和各种报刊杂志,为写好各种材料积累素材。因此,在此过程中,我借助工作上的优势,按照报纸上刊发的消息、通讯的基本要求,摸索着尝试把所掌握的信息、所知道的事件写成新闻稿投寄到报社、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并陆续在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经济报、贵州农民报、黔西南报等发表,并从中感受到了新闻写作具有的无穷乐趣,以及新闻稿发表以后获得的散发出墨香的兴奋感和成就感。
相继在报刊发表一些零星的新闻作品后,我很快就调入县委宣传部通讯组专职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为了迅速适应工作的需要,我边学习、边实践,虚心向新闻单位老师及同行们请教,有时还用不多的稿费组织骨干通讯员聚在一起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在县委宣传部通讯组,我需要经常陪同上级新闻单位的记者老师一起进进出出到农村、到企业、到机关单位采写新闻稿件,宣传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心目中非常羡慕记者老师揣在口袋里的那个神通广大、能够走遍任何地方进行工作采访的记者证。
在当时的条件下,日常工作中,我经常挎着一个老牌的海鸥照相机,背着一个老式的帆布挎包、*用水壶、揣着采访本,深入乡镇、村寨、厂矿、企业和单位部门,在机关单位、在生产一线、在田间地头采访。常常是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第二天就抓紧投寄出去,如此反复。每年都会在各级各种报刊上发表多篇消息、通讯、图片等新闻作品,并连续几年都被评为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台、黔西南报优秀通讯员受到表彰和奖励,多次受到州、县宣传部门以及一些行业单位的表彰,在当时媒体单位不多、投稿渠道不多的情况下,算得上是多产的专职通讯员,我因此常常被熟悉的朋友、被采访的对象冠以“记者”的称呼,心里面总是充满着满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那些年里,县里面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电压不稳,经常停电,电灯忽明忽暗的,基本上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需要,每家每户一般要用好几个电压调节器才能稳定电压,看上电视。我每次洗印新闻照片非常痛苦,几乎都要等到晚上零点以后人们都休息不用电了、县水泥厂停机检修了才能进行,因此,每天晚上写完稿子、洗好照片结束工作时往往都是在凌晨三四点钟。虽然越往前走越感到工作的不易和艰辛,越感到有许多的压力,但出于对新闻宣传工作的热爱,加之年轻气盛,身体也还算是扛得住,尽管困难重重,我仍坚持如初,不懈努力,心中寄予最大的愿望就是期望通过努力,能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新闻记者”。
年5至6月,县境内先后10次遭到风雹洪灾的袭击,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及时地真实反映灾后全县抗灾自救的情况,我深入灾区实地调查采访,稿子写出来后发稿过程一波三折,由于当时灾情严重,交通中断,邮车已经好几天不能通行,为了及时将稿子发出去,我急得想尽了好多办法都不行,最后只好跑到县长办公室通过电话将稿子内容发出去。那时候县里财*经费很紧张,每个单位办公室的电话都是用一个小箱子锁起来,为了节约费用,一般只能接听电话。当时《贵州日报》一版设有电讯新闻,可以电话投稿,因为县长办公室的电话不上锁,所以,想到去县长办公室用电话发稿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当天,县长一直在开会处理灾情,公务十分繁忙,如果要等他散会后才发稿时效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我大着胆子用了大约15分钟左右的时间用电话报了稿子的内容。按照当时的情况,估计这个电话要花费我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事后,我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好在这事引起了省里面的重视,迅速安排有关部门下来核查灾情,并及时给予了县里面的救灾补助和支持。这件事情后来得到了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允许我以后凡是有类似稿件,不用请示报告就可以直接使用电话。
在从事通讯报道的过程中,我认真地、严格地遵守宣传纪律,实事求是地写好每一篇稿件,大力宣扬了全县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与此同时,还大胆地对一些歪风邪气进行了披露,申张正义。有一个时期,城郊一些地方垃圾乱堆乱放,经过多次整治都没有效果,一到下雨天就污水渗流,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形象,群众怨声载道,我通过新闻单位进行了反映,受到了上级爱卫办的重视,立即安排部署进行了整改,规范了垃圾堆放的地点和清运的方式,同时使爱国卫生运动得到普及,群众拍手称快。
上世纪90年代初,县里一批机关干部挣脱思想禁锢,走出机关大门,利用自己拥有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以及能够与外界联络的优势,上山下乡与群众联合从事综合开发,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在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山区探索了一条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为了宣传这一典型,在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充分的准备,我作了大量采访后,稿子先后在12家新闻报刊被刊用,并得到了一些新闻老师的点评和鼓励。
我虽然只是一名专职通讯干部,但采写的稿件多次受到获得奖励,其中多篇新闻作品分获全国农民报协会好新闻奖、黔西南州宣传新闻奖、计划生育征文奖、广播宣传奖、“双带之歌”征文特等奖。结合在基层担任通讯干部的经历和实践撰写的论文《论少数民族地区报社通讯员的作用》还被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市州盟报社联盟评为三等奖。个人同时期还先后被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机关“优秀共产*员”“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受到表彰和奖励。
年下半年,因工作需要,我调入到州直单位工作,并在多个部门岗位之间调整,但不管工作岗位如何变化,我都没有轻言放弃一直以来的梦想和追求。
回首来路,虽然自己当初设定的梦想也没有可能再有机会实现,但我始终觉得自己多年来一直都是在从事文字工作的道路上奔走,自己就是新闻宣传战线上的一员,不曾离开过新闻宣传这个队伍。
作者:娄勇
值班总编查必芳编辑校对贺成版式刘窈